企业跨界防护用品:对冲业绩下滑OR长久布局?
企业跨界防护用品:对冲业绩下滑OR长久布局?
本报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
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防护用品的短缺,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转产防护用品,并积极投身海外市场。
“现在每天前来咨询出口认证资质的客户就有200多家。在往常,一年也不会超过20家。”中国境内具有口罩等防疫用品CE认证能力的认证机构——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联络人张乐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内整个市场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口罩等防护用品供应趋于平稳,当下转产这一领域需综合考量。而转向海外市场,仅产品认证环节就需花费1~2个月的时间。等一切手续就绪后,相关企业能否抓住“出海”窗口期,还有待观察。
截至记者发稿,仍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布局或扩产防护用品业务,其中纺织服装、母婴用品、日化企业等成为常见的身影。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将防护用品作为公司长久战略之一。亦有公司坦诚,此举只是为了实现对冲业绩下滑,未来是否长久布局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再做调整。
转产扩产背后的利益驱动
金硕最近一直都在忙着公司转产防护用品的具体工作。山东凯文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是她供职的北京方圣时尚科技集团在山东日照的分公司。在春节期间,这家公司全部转产进行防护用品生产,其中包括防护服和口罩等。
“最初,我们生产的防护用品是全部捐助,并没有进行销售。此后我们又快速购置相关设备、无菌车间等,当下公司投入接近1000万元。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消化,部分产品(民用口罩)出口到海外市场。”金硕告诉记者。
事实上,转产已成常态。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自2020年2月1日~3月30日,全国超过2.8万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医疗器械”等相关业务。中国服装协会之前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6日,服装行业转产防护服、隔离服的企业超过109家,转产各类口罩的企业超过65家。
只是随着疫情的发生,转产企业也发生了较多变化。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全球疫情防控并不明朗,原本很多转产的企业选择出口海外市场,部分企业持续增加投资和扩产。
需要注意的是,出口海外的防护用品需要获得当地的资质认证。比如,出口至欧洲的防护用品需要向欧盟授权的公告机构进行CE认证。目前中国境内有8家公司具有资质。
张乐润所在的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到,现在每天前来咨询CE认证的企业有200家左右,已经持续了10天左右。在往年正常状态下,一年前来咨询的企业也超不过20家。
“市场狂热的情绪在蔓延,很多企业都想借着这个机会获取一定的收益。综合来看,医疗器械企业转产占25%~30%左右,服装企业占20%左右。”张乐润表示。
三夫户外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董事长张恒的朋友圈,连续发了多条该公司生产的“畅吸365”平面防护口罩和KN95口罩。
张恒告诉记者,公司在2月底计划这件事。首先购得北京得清纳米公司65%的股份,然后在江苏宿迁建厂。目前有1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KN95口罩和平面防护口罩,理论产能KN95每天12万~15万片,平面口罩每天70万片左右。公司目前已投资3000万元左右,还在继续增加生产设备,扩大投资。
他提到,疫情环境下口罩的毛利空间较大,但同样设备原材料的价格也在提升。三夫户外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使得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影响,布局该类业务是为了对冲业绩下滑带来的影响。
金硕并未透露布局这一业务的盈利情况,只是提到“目前原材料的价格有波动,防护用品的成品价格,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
纺织上市企业华纺股份在今年2月份披露的投资建设无菌车间生产医用口罩及防护服的公告,透露了这项业务的盈利能力。该公司此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8000万元,新增利税1305万元;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在项目达产后预计1.63年内即可收回。
该公司董秘丁泽涛告诉记者,目前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相关生产资质审批下来就可以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