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疫情下消费卡无法消费 预付费纠纷频发

2021-08-08 05:58:54

 

来源:互联网

疫情下消费卡无法消费 预付费纠纷频发

实习记者 于海霞 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疫情之下,预付费消费模式再次带起了“满屏”争议。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其中,合同问题投诉量为35260件,培训服务类预付费纠纷成为投诉热点。

实际上,近年来预付费消费模式在教育机构、健身房、美容美发等行业极为流行。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最初的预付费模式既圈定了较为精准的客户群体,又充实了企业或者门店的现金流。

但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由退费引发的纠纷,机构倒闭、跑路引发的维权事件数不胜数。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陷入了倒闭潮,很多消费者手握消费卡却无处消费。监管部门曾有明确规定,教育培训机构一次性不得收取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2012年,国家也曾制定发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但目前看来仍待加强管理。

“由于缺少信用治理制度,整治单用途预付卡违约现象存在诸多的难题。未来,亟须建立覆盖单用途卡全过程管理的信用治理体系,健全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做到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联动奖惩。”宋清辉建议道。

预付费模式风险凸显

3月19日,幼儿体育培训机构北京趣动旅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动旅程”)官网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学员和员工的一封信”,突然宣布公司现金流枯竭,正通过破产重整寻求各种可能的机会。

趣动旅程称,已与德柏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备忘录,将旗下现有门店和会员服务作整体托管;具体项目,如改造、转换场地和继续营业等事宜将由不同门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各门店托管方式及学员转化等细则以双方后续发布的《实施细则》为准。

记者联系到趣动旅程的消费者王先生,王先生表示,“一直以来对趣动旅程比较信任,教学质量也不错,疫情期间趣动旅程并没有停课,还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线上培训课程,感觉还不错,没想到会突然关门。”

据不完全统计,该机构在北京地区十几家门店涉及会员4000余名,这些会员之前购买的课程现在却无处退款,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随后,记者多次拨打趣动旅程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尝试拨打全国多家趣动旅程门店电话,亦均为无人接听或停机。

无独有偶,2020年4月10日,南京皇家贞乐钢琴培训机构因为疫情无力经营,直接关门跑路,关门前还发布促销活动,目前预估总金额已超过400万元。家长希望通过合法途径能尽快要回血汗钱,但是得到的回应却是,“暂时无力承担损失。”

记者联系机构负责人未果,随后拨打南京12315热线咨询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国家明确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当事人可以拨打12315热线投诉,接到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会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培训机构整改。”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预付费方式的风险很多,比如,预付费消费完之前可能会因搬家、换工作等原因而无法继续在原商家的经营场所消费,或者对商家的服务不太满意,这些情况下都面临着退款的问题,而商家通常会对退费设置很多条件和限制。另外预付费最大的风险是商家携款跑路或者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消费者未消费的金额难以退回。”

值得注意的是,预付费模式刚出现时并不是如此,宋清辉表示,“预付费模式对企业或者门店来说好处显而易见,既圈定了较为精准的客户群体,又充实了企业或者门店的现金流。”

但时过境迁,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加之疫情的冲击,中小企业的生意很难做,为了争取更大的客流,中小企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自然而然,消费卡成为其补缺口的手段之一。“预付费的消费方式风险都很大,若企业门店易主、破产倒闭或者突然蒸发、携款外逃等,这种风险往往使消费者的预付费打了水漂,并且投诉无门。”宋清辉进一步表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但如今碰到商家跑路的情况,预付费用也下落不明。

监管缺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