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电商调查:“滞销文”背后的真相
助农电商调查:“滞销文”背后的真相
陕西省礼泉县钞里村的王新齐今年70岁了,他不太会用网络,但通过网络,数十万人却看到过他的照片,阅读了他的故事。
在8月中旬,益农原产地、追溯自然、家乡来客等团队人员,一同来到王新齐家里走访,拍摄了他在地里捡拾红桃的照片,并录了视频,他说今年来当地收桃的客商少,问平台能否帮助找销售渠道。这些人在陆续走访之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紧急求助!陕西1000万斤甜桃急盼销路⋯⋯》等标题与内容相似的文章,引起一位位陌生人的情感共鸣、付款购买。
9月8日,王新齐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团队在那次拍摄后,其实再未出现过,他与亲人的桃子未通过网络助农方式出售。
当地村民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反映,今年红桃丰产,每斤价格低至0.5~0.7元,但不至于滞销。助农平台在礼泉的红桃收购量实际有限,消费者买到的大多产自陕西乾县、泾阳县、周至县等地。
未被改变的生活
礼泉县西刘村村委员刘根新(化名)已经记不清是哪两家助农平台来过村里。在见到本报记者时,刘根新提出要查验记者的记者证,这份警惕源自他的遗憾。
当助农平台人员来到村里时,刘根新接待陪同走访。刘根新回忆称,他们“口气非常大”,说平台能消化掉千万斤桃子。
刘根新是村委员,爱操心。他心里盘算着,既是助农平台,出价该比客商稍高,果子能多换点钱。村里桃总产量至少400万斤,也不愁卖了。因此,当听到来客这样说,刘根新心情激动,便忘记检查他们的资质,带着走访了大半个村的田地。
刘根新对记者表示,当时,助农平台人员向刘根新口头约定,过几天来收桃,让他把桃留着,但后来却没有兑现。这是让他感到失望的原因。
但对助农平台的那份失望,刘根新依然愤愤不平。“帮了什么,相当于没帮。”
记者了解到,助农平台一般是先到村里实地走访、向村民收购当季上市的果蔬,通过写助农文章,鼓励读者以购助农。
但实际上,读者的下单、文章的传播,都与果农无关,唯一相关的环节是,助农平台能够给到多少收购价。若与市价来算,果农感受到的不是“公益”“助农”。
“基本上果农赚钱不多,有的果农也懒得种,有的果农赔了。”西刘村刘强(化名)谈到今年果农的现状。“今年这个桃子对果农打击比较大。”裴寨村精准扶贫工作胡姓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刘根新认为,助农的团队没有顾及果农的成本投入与内心期望。
西刘村曾发公函邀请部分微信平台帮忙,“帮果农销售桃子,村民是支持的。”刘强说。他认为助农平台的本质“与普通客商无异”“没有什么特别的,果农就是把果子一卖,人家就是发快件,果农达成意向你说七毛,按七毛,把账一算。”刘强说。
9月9日,刘强对本报记者说,村内红桃已售完,“那种助农方式卖出的也有、卖得少,大部分都是客商来到果农家里地里头装。”村子近400户人,助农平台以市价7毛一斤向一二十户收了桃子。这一二十户包含一些贫困户,但是,村内不少果农其实再未见过这些助农平台人员。
9月5日下午6点,在礼泉县东关农贸市场,仍然有众多果农在卖红桃。部分果农指出,求助文中的红桃主要是套了塑料膜的秦王桃,已经下季。
记者了解到,2011年左右,礼泉县果农开始大量种植以秦王桃为主的红桃树种。最初几年,红桃卖价较高,随着产量增加,价格走低。在2017年,秦王桃仍可达到1块多一斤,果农能赚到钱。2019年,红桃迎来丰产,销售中期价格跌至五六毛钱一斤。
对于行情下行,果农做了卖到七八毛钱,保个本的心理准备,“咱们起码保证是我今年投资多少,收回多少。”刘根新对记者说。
刘强介绍,助农平台在西刘村收购量有限,一个原因是,他们给出的价格与客商无异,面对果农没有吸引力。
刘强表示,助农平台需要把桃子分成几斤装的小件,果农虽然不用雇人摘果和买快递箱,但得找人搬运。“装两万斤的桃子需两天时间,二三十人,要给人管饭,在家里装桃,管吃。”刘强说。这样的条件下,与客商收购相比,村民卖桃的钱基本一样,但还得付出更多的人力、心力,因此,后来也不愿意选择助农平台。“大部分果农都是嫌电商没有客商简单,嫌麻烦,要找人装桃,还要管饭、招待。”
“巧妙”呈现背后
在上述文章发出之后,引起了礼泉县当地管理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