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40年沉浮:从煤老板到大煤企
煤炭行业40年沉浮:从煤老板到大煤企
煤老板的江湖正渐行渐远。
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由“计划”走向“市场”。如今,“大煤企时代”来临,昔日承载煤老板们暴富梦的一批民营煤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和大多数煤老板一样,张海(化名)不喜欢别人称他为“煤老板”或者“曾经的煤老板”,但他从来不否定自己的财富是来自于煤炭。
如今,张海从事的是文化产业,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煤炭资源是国家的,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这些人抓住了机遇而已,到了一定的时候,那就应该退出,因为从管理到人才,尤其是资金、政策支持,民营煤炭企业都不能和煤炭央企相比。”
张海认为,随着神华与国电合并重组,煤炭行业将进入“大煤企时代”,而这种资源的集中,将导致煤价长期趋于稳定,有利于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倒腾股权可获利千万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我国的煤炭行业完全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生产多少、卖多少、卖给谁,都是由国有企业来主导。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煤炭行业也开始活跃。彼时,为了鼓励煤炭行业的发展,国家甚至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国营煤矿和小煤矿”,倡导“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
随后,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其结果是我国煤矿数量迅速增加,产业集中度极低。截至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其中6.1万处为小矿井,占比接近总数的94%。
过度的开发,导致供大于求,煤炭市场出现恶性竞争,价格秩序混乱,甚至形成价格踩踏,国有大型煤矿经营困难。针对这一情况,1998年,国家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
张海的老家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这个曾经因煤而兴的县城,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供养孤寡老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地方。
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神木人都在从事与煤炭相关的工作,参股煤矿、倒腾煤炭、跑煤炭运输,煤炭经济在当地可谓风生水起。张海告诉记者,在2000年前后,神木的煤矿有数百家,其中大柳塔镇的个体煤矿就超过70家。“在那个时候,有的人甚至不用真正的生产煤,只要倒腾煤矿的股权,瞬间也能获利几千万,甚至上亿。”张海笑称,现在想起来总感觉那时候的财富来得有些容易。
张海向记者介绍了当年和自己一起共过事的煤老板,但大多数人均不愿意具名接受采访。“现在已经没有煤老板了,以后也不会再有煤老板。”一位曾经从事煤炭生意的人士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希望历史能记住,在那个经济亟须发展的时候,民营煤炭企业为煤炭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两次“拐点”洗牌
2002年,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一个拐点,也被称之为“煤炭黄金十年”的开启之年。当年1月,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进入市场化,随之煤炭价格爆发式上涨,动力煤价格每吨最高达千元。
高煤价诱惑下,煤炭行业“井喷式”发展,导致各种生产事故频发。此后,《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上述文件的出台,在规模、技术、安全、环保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对煤炭行业的发展作了具体要求,这被视为“煤炭整合”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