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压力之下 日东电工悄然“撤离”
转型压力之下 日东电工悄然“撤离”
继尼康关停无锡工厂后,又一家日本制造巨头陷入困境。
近日,位于苏州苏虹中路468号的日本日东电工苏州公司(以下简称“日东电工苏州”)被爆“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边转移资产一边安抚员工持续生产,无意中有员工发现撤资计划”,由此引发了员工停工等对抗行为。
日东电工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制造商,其针对上述事件公开回应称,并非要关闭苏州分公司,只是将该公司在苏州生产偏光膜(偏光片)所在的光学事业部撤出。
2018年1月1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日东电工苏州厂区了解到,目前日东电工光学事业部的员工已大部分被遣散,位于工厂北侧的光学事业部生产大楼只剩下十几个处理收尾事务的员工。
日东电工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苏州工厂光学事业部门的停产并不是因为需求减少,而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将相关的生产转移到同在华东地区的其他工厂。
在群智资深分析师张虹看来,日东电工在苏州撤离的生产线主要是涉及到偏光片切割后段的裁切产线,技术门槛低。已经受到国内一些偏光片厂商的竞争,像苏州工厂这样的大尺寸偏光片裁切产能将会被闲置。“如果在苏州那边做裁切,再去卖给客户的话,相对来说竞争力会减弱,成本会较高。”
客户流失订单减少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日东电工苏州工厂主要有偏光膜(偏光片)、柔性印刷线路板(FPC)、新能源三个制造部门,此前网传日东电工深夜转移设备的为偏光膜(偏光片)部门。
偏光膜是手机、电脑、电视等屏幕的核心组件之一,成本占中小尺寸模组约6.76%,也是液晶面板成像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日东电工生产的各类产品主打高端市场,价格稍贵,苹果公司、LGD、三星生产的手机、电视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就来自于日东电工。多年来,在偏光膜世界市场占有率上,日东电工与韩国LG、日本住友化学位列前三。随着国内偏光膜厂商的崛起,日东电工的市场受到挤压。
已经从日东电工苏州光学事业部离职的员工王和表示,日东电工苏州生产偏光片产线撤离前订单需求的确不是很大。“以前有十几个客户吧,现在做的就剩下几个了,订单量也不大,OLED(柔性屏幕)占了六成的订单。”目前各个工厂的产能上去了,客户群没有增加,也就导致了不需要那么多工厂,该员工表示。
对于日东电工苏州撤离偏光膜生产线一事,王和表示,苏州工厂偏光膜订单量下滑是一大原因,与过去几年相比,日东电工流失了一些日系客户,同样还面临国内偏光片厂商崛起的冲击。
据王和介绍,此前三星、京东方都是日东电工的客户,“原来三星大尺寸65英寸、55英寸,32英寸面板所需的偏光片都在这里生产,现在三星的偏光板技术成熟了,自己跑到无锡建厂,都不给日东电工订单做了,去年(2017年)那个部门一年都没见生产。”
而对于日东电工客户减少的原因,或许与日东电工频繁换日本人的管理层有关。该员工表示:“公司两三年换个部长,换得太频繁了,有些部长有自己的关系源、客户源,在岗的时候拉来新客户,人走了又换一波客户,频繁换部长致使订单量流失不少,现在做的就剩下OLED偏光片的生产,没有几个客户了。”
“撤走的光学部门大概走了300多人。”日东电工苏州在职员工李芒告诉记者,2014年的时候日东电工苏州还有3000人左右的员工,到了2016年裁减过一批,然后又陆续走了一批,直至偏光膜生产部门被大面积解散前还有1000多人。而成立之初的2001年,日东电工苏州有55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李芒所在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事业部从2015年开始也出现了订单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从2015年开始就不怎么接订单了。”李芒表示,2015年以前,日东电工苏州工厂正常的上班时间为8个小时,每天有4个小时的加班时间,有订单量的情况,产线一般不会停,每日24小时工人分两班倒制在作业。2015年后,两班倒制改为三班倒制,所有员工上班时间也被调至8个小时。而柔性印刷线路板事业部员工每周都是上4天休3天,光学事业部员工每周是上5天休2天。不少员工表示没有加班后工资明显变少,只能靠送外卖、各种兼职赚取补贴。李芒告诉记者,目前扣完五险一金,每月工资只能拿到2700元左右。
据日东电工2015年、2016年财报显示,按各部门业绩分类,该公司光学产品从2014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从509285百万日元(约合295亿元人民币)降至419187百万日元(约合343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也从84450百万日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降至50623百万日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东电工与同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其他日企商洽股权转让一事。对此,日东电工向记者表示,此消息纯属臆测,不能代表公司的官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