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欲补动漫短板 线下IP项目落地遇阻
光线传媒欲补动漫短板 线下IP项目落地遇阻
吴俊捷
5月11日,光线传媒(300251.SZ)公告称,其孙公司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条屋”)拟以3999.62万元收购大千阳光20%股份(约647.19万股),这被业内视为光线传媒在电影及衍生品主业外完善多元化业务的直观体现。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17 年末,光线传媒产业投资超过60 家公司,且还有将近20家公司处于投资谈判期,短期内投资规模有望达到80 家以上。
但业内认为,光线传媒以实景娱乐为代表的线下IP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光线传媒介绍称,公司正在大力推进扬州市都江区实景娱乐项目。而此前其还在大连市金普新区、上海市闵行区、湖南长株潭地区也发布了打造实景娱乐项目意向计划。此前,本报记者曾实地调查上述项目,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
勃勃生长的动漫野心
“相较于电影、电视剧,动漫电影属于光线传媒的弱势业务板块。”华南某中型券商机构传媒板块刘姓分析师介绍称,光线传媒基本是按照60%左右的年均增速来抢滩动漫电影市场,这有助于在主业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光线传媒于2015年成立彩条屋,这也成为其日后在动漫电影领域开展多项投资的主体。彩条屋投资了十月文化、彼岸天、全擎娱乐、可可豆动画、中传和道等二十余家动漫公司,涵盖国漫风、合家欢、影游跨界、真人奇幻和网络院线电影,输出了《大鱼海棠》《大护法》《你的名字》等代表作。此次并购标的大千阳光主要从事影视动画内容的IP开发及制片制作的一站式服务,曾打造爆款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东兴证券分析师郑闵钢指出:“国产动漫电影正在向成人动漫和合家欢动漫升级。”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介绍称,动画电影本身的强二次元色彩有助于强化光线传媒在年轻消费群体的影响力,大千阳光旗下动画电影正部分弥补了光线传媒动画影片在15岁~30岁年龄段人群中缺乏号召力的状况。
光线传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主要看中大千阳光的动画制作能力,有利于公司动画IP落地;公司的宣发优势又将使动画IP输出市场,协力打通动画影视上下游。”此前,光线传媒掌门人王长田也表示:“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占到国产动画电影80%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优势互补的战略性合作却招致了部分投资者的不解。“大千阳光的质地并不出众。”持有光线传媒股票的贺欢表示不解。
本报记者注意到,大千阳光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13%至2083.37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23%至108.81万元。与之相伴的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由2016年的-256.91万元同比下降424.71%至-1348.01万元。其应收账款则由2017年期初的31.03万元增至报告期末的404.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则由2016年的6.62增至2017年的9.58。
“大千阳光存在比较严重的资金流动性瓶颈。”精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陈方元解释称,这意味着大千阳光主营收入有相当部分是以应收账款的方式存在,其为了维持运转采用提前垫付真金白银的方式。
大千阳光内部人士并未予以否认。“公司与光线传媒的股权捆绑主要是基于长远发展。短时间内的资金流动性并不会对公司发展及双方合作构成困扰。”
本报记者也注意到,光线传媒近年的业务开发模式由参投转向主控。但光线传媒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基于大千阳光属上市主体,公司暂时没有考虑进一步增持大千阳光股权。”
电影主业营收下滑
在借助参控股其他公司补足业务短板之余,光线传媒还收获了可观的投资收益。
成立近20年的光线传媒最初以电视栏目和广告业务起家,于2006年进入影视行业。2012年《泰囧》的推出一举奠定了光线传媒电影第一梯队的行业地位。主业获支撑的光线传媒于2015年成立彩条屋顺势布局动漫业务,其后于2016年入股线上票务平台猫眼文化以补互联网渠道短板。
据不完全统计,光线传媒目前累计投资公司逾60家,且以战略投资为主。通过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并购,光线传媒形成了电影及衍生品、电视剧、视频直播、游戏及其他四大业务板块。但光线传媒也向本报记者强调:“电影及衍生品始终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电影及衍生品占据总营收比重的节节下滑。本报记者注意到,电影及衍生品业务近三年占据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6.05%,71.29%和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