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债权金额约23亿元 扬子江汽车破产清算案获受理 重组复生计划被强按“暂停键”
申报债权金额约23亿元 扬子江汽车破产清算案获受理 重组复生计划被强按“暂停键”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拖欠两年多,几百人现在面临医保失效,不能看病。”近日,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汽车”)员工投诉公司欠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引发关注。
根据该员工提供的参保缴费明细,其养老保险已欠缴25个月,累计欠缴金额18888.65元;基本医疗保险欠缴6个月,欠缴金额1346.34元。经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调查核实,扬子江汽车财务负责人表示,因法院已经受理其债权人的破产申请,公司账户全部被冻结,公章、资金也无法动用,公司完全处于等待的状态。
据悉,因涉入公司主要股东浙江之信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之信控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扬子江汽车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一系列法律纠纷案件纷至沓来。今年5月13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下发民事裁定书(〔2020〕鄂0112破申1号),正式受理常州长江玻璃有限公司(简称“长江玻璃”)对扬子江汽车的破产清算申请。
而在今年1月份,中信集团旗下城市投资拓展平台和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中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发”)入局重组扬子江汽车,拟投入30亿元资金在武汉市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扬子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设计年产能为2万台,预计产值为100亿元,将于2022年全面建成投产。
如今,随着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流程,中信建发主推的重生计划已不得不按下“暂停键”。9月17日,扬子江汽车管理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初步统计,截止到9月4日债权申报期满,申报的债权人数为274家,申报金额约23亿元。管理人目前正在开展债权审核工作,金额后期可能会予以核减,具体金额以在债权人会议上公布的最终核定金额为准。
深陷生产经营困境
资料显示,扬子江汽车前身为武汉市公用客车厂,公司生产基地占地面积300亩,生产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年产能达1万台。公司是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客车、特种专用车生产基地,产品以城市公交车为主。
在公司发展高峰期,扬子江汽车在全国公交市场保持着较高占有率,特别是在武汉本地市场曾连续多年一家独大。不过,目前扬子江汽车已深陷停工停产、拖欠工资、债务缠身的经营困境。
9月15日,记者在扬子江汽车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潭路18号的生产基地看到,目前公司生产已陷入停滞,在办公楼门口还停放有多辆纯电动城市客车和物流车供对外展示,而厂区内部停放有众多新能源公交大巴和纯电动物流车在“晒太阳”。
在公司总经办,一位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从2018年开始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目前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生产环节已基本暂停。
据扬子江汽车员工王帆(化名)介绍,公司从2018年11月1日起就开始进入停工停产状态,除去社保、医保和公积金后给员工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1750元,公积金、社保和医保已分别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和2020年1月停缴,涉及员工超过800人。
对于员工反映的拖欠社保等问题,上述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年前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纾困对象,拖欠的工资在疫情前已全部发放到位,今年已在9月初将2~5月份工资发放到位,但前两年的社保和公积金确实还在拖欠未缴,员工工资和社保公积金已被列入优先债权,正在全力协调。
记者获得的民事裁定书(〔2020〕鄂0112破申1号)显示,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已于今年5月13日受理长江玻璃对扬子江汽车的破产清算申请。东西湖区人民法院经初步审查认为,扬子江汽车资金严重不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应依法清理债务,遂做出了破产清算裁定。
据扬子江汽车管理人代表介绍,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于6月28日指定相关管理人,管理人在7月3日正式进驻办公,并于7月5日向扬子江汽车债权人发出债权申报通知,债权申报期限为60天。
“债权申报已于9月4日到期,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还可以进行逾期补充申报。”上述扬子江汽车管理人代表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初步统计,截止到9月4日债权申报期满,申报的债权人数为274家,申报金额约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