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光明食品(集团)海外并购面临阵痛

2021-08-08 01:27:40

 

来源:互联网

光明食品(集团)海外并购面临阵痛

光明食品(集团)(以下简称“光明集团”)的海外并购故事仍在继续。继拿下新西兰新莱特公司,与澳大利亚PACTUM乳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光明集团国际化征途又落地一家企业。日前,光明集团旗下光明乳业公布定增方案,拟以68.73亿元的价格,从母公司光明集团收购其持有的以色列最大综合食品企业TNUVA(特鲁瓦)的控制权。

今年3月,光明集团完成对特鲁瓦的收购,这也是中国乳品行业海外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从这些可以看出,光明集团国际化业务的比重正在持续上升。如今也是中国食品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最好时机,光明集团雄心勃勃,但不料市场给予了当头一记闷棍,新莱特公司从2013年的盈利千万滑落到2014年的亏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光明集团国际化道路并非一路坦途。

频频海外并购意在规模

光明乳业在6月8日对外表示,在本次定增中将拿出68.73亿元用于收购Bright Food Singapore Investment Pte. Ltd.100%股权,后者持有以色列特鲁瓦76.73%的股权。资料显示,特鲁瓦是以色列最大的综合食品企业,产品有乳制品、禽蛋制品、肉制品等。其重点业务乳制品占据着以色列50%的市场份额。

不管是新莱特还是与澳大利亚Pactum乳业集团合作,光明集团把海外并购的重点放在乳业方面。今年3月光明集团正式完成了对特鲁瓦的收购,而把特鲁瓦的控制权由光明集团转移到光明乳业,也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光明乳业方面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购完成后,将与特鲁瓦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牧业科技合作等方面互换优势资源。

具体而言,光明乳业将利用特鲁瓦公司在酸奶奶酪、黄油等新品类以及奶牛饲养方面的技术和市场培育经营,发力原料控制和奶酪“蓝海”。同时,光明乳业及其子公司可为特鲁瓦供应工业奶粉等相关原材料,从而使特鲁瓦公司在以色列本土奶源淡季等情况下拥有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近年来,光明集团沿着国际化这条路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对光明食品集团而言,重要的是并购能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生产、研发技术以及经营理念。”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

收购对于光明乳业而言势在必行,在国内乳业中,伊利、蒙牛已经达到营收500亿元的规模,而光明乳业去年只有200多亿元,明显在国内市场无法超越伊利、蒙牛,只得把战场转移到国外,利用外延式并购做大业务规模。此次收购特鲁瓦,光明乳业的体量也迅速飙升。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特鲁瓦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为520000000新谢克尔,2012年净利润则为1176000000新谢克尔。近3年来,特鲁瓦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这也正是光明获得并购特鲁瓦机会的先决条件。

朱丹蓬也表示,“业绩很好的话,特鲁瓦也不会把股份卖给光明集团,在现阶段收购国外的品牌是划算的。原因是欧洲的乳品市场区域饱和,欧债危机也导致企业的资金出现一定的问题,资金链短缺,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增大,造成企业股东出让股权,这也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并购的机会。”

但目前来看,利润的急剧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并购特鲁瓦后光明能否做好,取决于其原来的市场能否巩固。此外,关键在于特鲁瓦的产品品牌能否进入中国市场。

宋亮对记者称,其实光明并购特鲁瓦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把特鲁瓦成熟的奶酪和液奶品牌带入中国市场。但目前来看,特鲁瓦进入中国市场后,能否开创奶酪新的局面还是个未知数。“当前中国奶酪市场仍是增长缓慢,需大力培养。特鲁瓦的奶酪产品能否一炮打响,快速铺开市场并获得消费者认可,对光明而言有一定的困难。”

当然,对于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问题,收购后的调整和磨合肯定有一段时间,磨合过后的盈利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在调整期的盈利能力好坏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目前光明集团海外并购成功与否还不得而知,长期看或许会显现。“目前光明的国际化还难言是失败或是成功,最起码等到明年或许能有个结果。”朱丹蓬认为。

宋亮指出,并购成功的标志有三个方面,资产能否得到增长、是否能为既定的战略目标服务、是否能为整个行业做出贡献。目前从这三方面来说,并未能看出光明集团并购已经成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