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需要技术外援
长城需要技术外援
作为一家行事低调的民营汽车企业,长城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却始终备受关注。
商用车转乘用车的代表企业、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全面聚焦SUV、率先推出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长城汽车在自主品牌中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发展路径以及向高端突围的战略均以“个性”著称,当然,这种“个性”更多地来自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汽车的“个性”一度被外界无限抬高,也一度被众人深深诟病。
自从将发展重点集中在SUV车型上之后,长城汽车就仿佛进入了一场“豪赌”,并不断地加码:哈弗品牌独立、渠道分网、尝试突破自主品牌20万元的“天花板”暂停轿车业务、实行“红蓝标战略”、发力新能源汽车降低平均油耗等。
在这“豪赌”的上半场,长城汽车显然赢得漂亮:连续数年超过20%的销量增长,不断攀升的股价都令其荣光无限。尽管不排除其高速发展有一部分幸运因素存在(从皮卡到轿车再到SUV,恰好赶上了国内SUV市场的高速增长时期),但不可否认,长城汽车对SUV的聚焦和向高端突破,更多地源自于其对市场的预判。而基于预判所做出的“壮士断腕”,则清晰地体现了魏建军的果敢和魄力。
但承载着众多希望的哈弗H8连番遇挫,使得原本头顶光环的长城汽车骤然回归尘土。而当长城汽车在2014年末先推出更高端的车型哈弗H9,并逐渐解决哈弗H8的问题的时候,这场“豪赌”已经进入下半场。此时的形势已经大为不同,市场的低迷、其他自主品牌SUV产品的竞相上市、合资产品的进一步价格下探,都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化”增加了难度。因此,哈弗H8上市两个多月以来,销量只有2671辆。
从长城汽车向高端突围的情况来看,其技术储备是最为外界所担忧的,这也是长城汽车的下半场“豪赌”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哈弗H8事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既暴露了长城汽车在高端突围上的基础不足,又展示了其坚持品质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但在当前自主品牌SUV群雄并起的环境下,长城汽车的专注和认真都无法弥补其在高端突围上的短板:缺乏外来助力。近年来,各大汽车集团都在想方设法地加强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的技术输出,而一些民营企业虽然无法获得相同的支持,却能在另一方面与汽车集团“同步”,即通过并购整车企业、技术平台等方式寻求高起点或“跳板”。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次高端突围败北后的集体反思,汽车技术创新依赖于时间的积淀,越向高端走要求越高,要凭借几十年的发展比肩国外上百年的品牌技术,并不现实。
长城汽车虽然没有表示将寻求“外援”,但以近期的“红蓝标战略”以及增发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来看,其在战略思路上已经有所转变。如果这一转变能够渗透到技术层面,那么长城汽车也有望为下半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豪赌”增加一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