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私有化 回归A股?
药明康德私有化 回归A股?
近日,中概股无锡药明康德(以下简称“药明康德”)宣布进行私有化。
8月14日,无锡药明康德公开宣布与包括公司董事长兼CEO李革在内的团体达成约束性协议,将以3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协议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R)46美元。至此,药明康德从海外退市已成定局。
资料显示,2007年8月9日,母公司无锡药明康德(开曼)有限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美国存托股份交易代号为“WX”。
药明康德首席财务官、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公司退市并不涉及到拆分VIE架构,所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就能完成私有化,但是重新上市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今年以来,迈瑞医疗、海王星辰相继宣布启动私有化进程。在此之前,三生制药、同济堂、先声药业等中概医药股也纷纷通过私有化退市。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4年底,海外资本市场上的中概医药股仅剩9家。而在海王星辰、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私有化之后,这个数字还将继续缩减,中国医药企业持续“退潮”。
虽然药明康德方面声称重新上市还没有时间表,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回归A股才是其私有化的最终目的。以退市的三生制药为例,今年已经重新在香港上市,同时加速渗透国内的三四线城市的医疗市场。
CRO机遇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制药企业研发都面临着投入成本加大、研发周期长,以及存在失败风险的现实难题,并且监管法规日趋严格,因此CRO(药物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企业应运而生。
CRO可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试验CRO两个领域,美国上市的药明康德和尚华医药属于前者,而国内创业板上市的泰格医药属于后者。
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医药CRO行业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未来3年有望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长。我国医药CRO行业发展较慢,市场规模300亿元,未来3年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CRO市场的壮大主要受三重原因推动,一方面,全球新药审批复苏,2014年FDA批准新药数量就已达到历史峰值,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1400亿美元;另外一方面,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巨头近几年纷纷精简机构,将早期研发工作等任务外包给CRO来完成,集中精力从事更前沿和尖端的研发;此外,全球制药工业因专利悬崖而使得盈利下滑,通过外包CRO可以降低成本。
传统意义上的CRO,主要依靠完成客户的项目或向客户提供研发人员来赚取服务费,这种模式很像是国内的“代加工”模式:CRO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将药品从电脑里的分子构成公式落地变成药品实物,根据订单付出劳动获得收益,但并不承担研发以及临床、审批失败的风险。
成立于2000年的药明康德,是我国最早进去CRO行业的公司之一,于2007年在美国上市。公开财报显示,药明康德在2014年的营收增长16.6%,约为6.74亿美元,净利润1.12亿美元。
境外困境
与目前退市潮对比稍显戏剧化的是,数年前中概医药股踊跃谋求海外上市的机会,正是看中了国际品牌优势和国际主流市场的机会。
药明康德首席财务官、首席投资官胡正国对本报记者表示,药明康德超过90%的业务是在海外市场,即便完成了私有化,主要业务至少5年内仍然会在海外,但国内市场的发展增速进一步提高也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对于中概医药股的退市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吴蒙认为,就医药企业本身而言,就面临在境外竞争力不足的尴尬。
“如果是中医药领域,其运作模式就更加不能被境外市场所理解。从长远来看,回到国内发展是更好的选择。此外,中概股近几年在境外市场发展得并不理想,大部分中企都不是很受境外投资者的青睐,甚至有些企业被恶意做空,导致中概股在境外的估值这些年相对境内来说偏低。”吴蒙表示。
药明康德当前的PE(动)30倍,估值约为30亿美元。反观国内创业板上市的CRO企业泰格医药,当前PE(动)71倍,经历了最近几个月创业板的暴跌之后,估值约为109亿元人民币,但是其估值高峰时超过260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在A股指数达到高位时,国内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医药股比比皆是,恒瑞医疗市值已经超过800亿元。而药明康德作为国内CRO的龙头企业,自然无法安于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被“低估”,回归也在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