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大众合并太仓促 整合矛盾或被低估
美团大众合并太仓促 整合矛盾或被低估
【中国经营网注】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宣布合并已有一周,不过市场关心的两家公司融资和整合的细节仍没有公布。美团大众整合面临的难度可能要大于滴滴快的等合并的公司。本文来自百度百家。
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宣布合并已有一周,不过市场关心的两家公司融资和整合的细节仍没有公布。市场认为两家公司是资本力量撮合下的抱团取暖,如果合并后的美团大众能快速宣布融资的消息才可以打破不利的预期。美团大众的目标优先级应该放在融资、整合以及可能需要的裁员上,不过市场可能更关注两个创始人王兴和张涛之间的磨合上。从目前的情况看,因为市场的压力、竞争者糯米的压力,资本留给美团大众的观察期可能并不会很长,所以关键要快。
美团和大众点评和合并,作为观察的案例,与此前的赶集和58同城、滴滴快的虽然均可算是O2O市场,但因为处于不同的细分领域,面临的难度可能要大于前几家合并的公司。
资本的合纵连横下的匆忙合并:新故事难编和减缓烧钱意图已失败
首先,资本推动两家公司合并是无疑问的,从资本的利益角度分析看,花更少的钱编织新的故事获得更高的估值才符合资本的利益,不过已经吹起来的巨大估值想在美国上市套现已经很难了。美国市场的投资人判断一家“独角兽”公司行不行的依据很简单:营收增幅是否下降以及毛利率是否下降,对于新创的公司的确可以给出很高的溢价,但营收和毛利率下降后市场会立即改变对其估值,在这方面很明显的例子就是Groupon和Yelp,两家公司上市后也受到追捧但此后股价就一路下跌,现在加起来也不过40亿美元。
不幸的是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模式被定义为中国的Groupon和Yelp,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前的估值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左右,如果真如传言般为引入融资将估值提高到150亿美元以上,美国的投资人很难理解美团和大众点评与Groupon和Yelp有多少不同,真的很难想象用什么新的故事说服美国投资人承认如此高的估值。因为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作还是VIE结构,大众点评拆除VIE结构回中国上市的计划已经搁置,合并后的整合就很耗费精力了,别奢望新公司能很快拆除VIE架构。在这样的情况下,IPO套现如何实现?
美国硅谷其实已经有公司意识到第一要务是追求公司活下去,而不是每次融资都要确保更高的估值更多融资,因为资本是逐利的,给更多的钱只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压力会导致公司经营的变形,拔苗助长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公司的成长。
其次,资本设想中,合并后的美团大众点评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减少烧钱补贴,但糯米直接抛出10亿元打脸,抢占市场份额的拼杀不可能停止,撮合美团大众点评合作的“省钱”意图基本落空。糯米在百度的资金支持下猛切市场份额,而且从美团市场份额减少,糯米的份额增加看,注重实在利益的用户没有忠诚度,美团的市场份额没有带来护城河的安全感,因为糯米没有融资压力,对于百度这种现金流公司来说,没有比这样更快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了。
资本目前实现的也就是让美团和大众点评不至于没有钱烧立即死亡,此前投入的资金不至于打水漂,但非高增长市场中高估值公司的融资只会越来越难,资本迟早要面对泡沫的质疑。
美团和大众点评独立运营与整合资源的矛盾会很快凸显
从美团和大众点评各自发布的公开信看,两家公司还要独立运营,公司收购和合并的逻辑都是补足业务短板,扩大市场份额并削减成本,除非独立运营的说法是为了安慰员工,否则会对整合不利。虽然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可能在之前就合并有过接触,不过从王兴的表态看具体商谈合并可能是在黄金周的长假前后,合并的主要条款可能谈好,但整合的详细步骤可能还在商定。
从两家公司的员工构成看,据美团此前公布的数据,美团的员工数截至6月底有1.5万人,全年将超过2万人,其中外卖部门(也就是地推人员)有1万人。大众点评在年初公布的数据有7500人,预期到年底增加到1万人,大部分也是地推人员。也就是说合并后的新公司,员工总数在2.25万-3万之间,地推员工占一半。强调地推员工是因为这部分重合最大,管控起来最难。微博已经有人贴出以地推人员对于新伙伴的排斥,因为毕竟业绩是单独计算的,在没有形成新的共识的前提下,让员工放弃与此前竞争对手的宿怨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般对于合并的公司来说,调整架构减少重合部门的人员是必经之路,也就是裁员。财务合并后可以减少支出,对于公司的财报会更好看,即使没有公开裁员,也会用其他方式让员工“不适合”新的公司从而达到隐性裁员的目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有很大原因是资本的压力,也就是说拿出一个高毛利率的报表是必须的,整合压力之大也毋庸置疑。
美团与大众点评是两家融资烧钱的公司,因为没有公布合并前后融资的金额,合并后新的融资方案是以谁为主?保持独立运营下如何分配融到的资金?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许会发生在整合后资金的使用上。新的公司即使整合了财务和人事部门,因为不同派系人马的存在,对于资源的如何分配要有一个公认的中立人士仲裁,可除非资本派人,恐怕很难找到比两个创始人威望更高的仲裁者。
王兴和张涛的个性和配合,也是整合和日常经营中需要考虑到因素。有人从公开信中不同的措辞推测两人对于合并的不同预期,两人对于合并的看法也许并不那么步调一致,某种逻辑上,没有个性不可能成为创业者,而没有两个人是观点做法完全一致的,两个共同负责运营的联席CEO如何配合也会成为关注的重点。5:5的控制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虽然资本促进了两家的合并,但日常经营中有矛盾,资本不可能事必躬亲,而整合和裁员需要消耗很多精力,对于应对竞争对手的抢占市场份额和公司运营甚至IPO上市可能都会有影响。
资本对于合并后的公司的要求会更多,但1+1并不一定会大于2,美团和大众点评的麻烦还在后面。58和赶集、滴滴快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合并,放在更长的商业史上,会成为很好的观察案例,合并效果如何,就要看市场的自然选择了。
(编辑:赵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