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专车领域突显政策矛盾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专车领域突显政策矛盾
一方面交通部下发共享经济“封锁”政策,而另一方面,上海政府也正在试着拥抱专车行业。
10月8日下午,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其专车平台获得由上海市交通委颁发的网络约租车(专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滴滴快的由此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上海市交通委表示,发放牌照表明上海市交通委迈出了规范约租车行业发展的新步伐。该模式旨在“鼓励创新,依法合规”,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错位发展。
而这对于专车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与官方博弈了一年多的专车市场的洪流,是否能在上海的开闸之下继续蓬勃前进?
首张牌照的意义
滴滴快的CEO程维称,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万人次打不到车,出行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专车业态从野蛮生长到合法合规,首先经受了市场检验,网络约租车的经营仍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然而这第一份许可并未覆盖所有网络约车类型——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目前的经营资格证书是“专车”牌照,不涉及快车和顺风车等,并且规定网络约租车价格要高于巡游出租车价格,理由是“低价打车和专车的定位不符”。上海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车价格会比出租车高50%”的规定,是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互联网约租车(专车)监管意见制定的,目的是让专车与出租车实现差异化服务。
孙建平强调,约租车的车辆档次应高于主流的巡游出租汽车,相应地其运价也应高于巡游出租汽车。孙建平指出,网络约租车,只代表专车,低价专车(快车、顺风车)不包含在内,约租车的价格要高于出租车,但具体额度没有最终确定,需要再协调。
有专家表示,由于滴滴快的抢先拿到了牌照,无疑占据了更多的行业先发优势。据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滴滴快的、Uber和神州专车分别以82.3%、14.9%和10.7%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作为行业老大的滴滴快的,在拿到上海的牌照之后,将会趁势进入更多城市,将规模优势进一步放大。
政策过严?
不过,当人们还在争论上海市交通委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首个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证是好是坏的时候,交通部的一纸新规让专车乃至整个汽车共享经济在中国健康成长的幻想破灭。
近日,交通部在内的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两份方案征求意见一个月时间。
而纵观《办法》内容,专车新规似乎更是用来拷打专车行业,而整个行业的未来也因为此《办法》的内容,变得更加坎坷。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新政提现监管政策整体偏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得一律师事务所卞琪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政制定不可操之过急。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认为,网络约租车出现后,各地出租车管理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很多地方取消了份子钱,这是以往多年没能解决的问题。出租车管理的探索可以在地方政府试验的框架下去进行,在总结这些城市出租车管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再形成全国的管理办法也不是不可以。比如,上海为滴滴快的颁发专车牌照,由平台去管理专车司机,政府监管平台,这就是挺好的尝试。
针对征求意见稿产生的争议,周其仁表示,专车带来了新问题,要面对也要适当监管。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审查、制定标准或保险等方式来解决。
“筛选部分合格的私家车纳入局部营运的方式是可能的,而不是拿旧有的管理模式把新的事物装进去,因为有可能新的技术特点根本装不进去。”周其仁说,我们应该有耐心,看看网络约租车的发展能不能缓解城市多年出行难的痼疾。可以试行一些地方性办法和地方性法规,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摸索出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