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航企集体“剿杀” 去哪儿网去哪儿?
遭遇航企集体“剿杀” 去哪儿网去哪儿?
岁尾年初,航空旅游行业正上演一场贺岁大戏。
先是南航、海航、国航和东航四家航空公司先后宣布暂停与去哪儿网合作,关闭在去哪儿网的旗舰店,并推荐用户使用企业的直销平台来购买机票。随后,南航子公司重庆航空、海航集团旗下的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祥鹏航空,也响应了总公司的号召,发布声明暂停与去哪儿网合作。作为地方航企的四川航空也宣布暂停与去哪儿网合作,到《中国经营报》记者截稿时(2016年1月6日)为止,共有9家航企先后向去哪儿网发出了相关的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南航和海航选择在12月31日这一天发布声明大有用意,因为随后将是连续三天的假期,这几乎关闭了航企和去哪儿网沟通的机会。而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其他航空公司会不会跟进时,国航和东航在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发布声明,声明的内容与南航和海航如出一辙。
“穿山甲”项目是导火索?
在南航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因收到多起关于旅客在去哪儿网购买客票引起的投诉,相关投诉涉及到用户购买南航机票时的价格公正及退改权益,对部分旅客的出行造成了影响,甚至使旅客蒙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决定即日起暂停与去哪儿网的商务合作,并关闭南航在去哪儿网的旗舰店。而海航发布的声明中也同时提到了“收退改签费用”“损害了广大旅客权益”。
在南航和海航发布声明后,去哪儿网对此作出了回应,而理由却与航空公司各执一词,声明中提到暂停合作原因是“由于未能就机票展示排序问题达成一致”,“去哪儿网认为,按价格排序方式符合用户的正常搜索预订习惯,70%的消费者都会根据价格来选择航班和供应商”。
即使航空公司从“去哪儿网”撤出了旗舰店,消费者还可以从“去哪儿网”买到已撤出航空公司的机票,不过,这些机票是通过平台上的代理销售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去哪儿网推出一项代号为“穿山甲”的项目,称将以C2B的模式颠覆传统机票销售模式,这一项目本质上是由买方定价,简单来说就是旅客对要乘坐的航班选择一个价格,系统计算这一价格的预约成功率(合理度),并由代理在后台抢单出票,最终演变成“旅客定价、选服务,航空公司抢单”模式。“穿山甲”上线一月以来,国际机票的出票量环比提升了25%,同比更是大幅增长逾350%。根据去哪儿网披露的最新数据,在上线一个月内,“穿山甲”的国际机票出票量已经占到了全网的70%。
显然,这一种模式触动了各大航企的底线,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穿山甲”项目是此次航企向去哪儿网“发难”的导火索。不过也有航企高层人士表示,对“穿山甲”这个项目并不了解,暂停合作纯属市场行为。
而针对各大航企的“指控”,去哪儿网又于近日回应称已向平台上全部代理人下发公告,要求代理人严格按照航司规范进行机票销售以及提供退改签服务。如有违规,一经查实,去哪儿网将对相关代理人采取罚款、下线等严厉处罚,绝不姑息。同时,去哪儿网还将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建立联动机制,就违规代理人信息向航协进行报备,情节严重者将被取消代理人资质甚至被列入永久禁入名单。
航企与OTA的“相爱相杀”
“之所以航空公司集体向去哪儿网‘发难’,主要因为国资委向国企提出经营考核的要求,航企都在努力‘提直降代’,希望能在与在线旅游等第三方服务平台竞争中,提高话语权。”民航专家林智杰对记者说。
2015年上半年,国资委对国企提出了经营的考核要求,向“三大航”提出了“双五十”目标:在未来三年内,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同时代理费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下降50%。
实际上,自2014年7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就不断开始下调机票代理费,从此前的3%逐步降到零代理费。然而尽管如此,劲旅咨询的调查显示,2015年年末四大航的直销比例大概在20%~30%之间,离2016年年末达成50%的要求还很远,因此不得不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达成目标任务。
与航企想提高直销比例相比,OTA更重视的是用户的黏性,获得更多的流量。去哪儿网采取按价格排序方式展示机票,无疑是希望通过低价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对于航企来说,航班时刻都是通过“真金白银”买到的,他们更希望以时间排序。因此,在机票排序上,航企和去哪儿网产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