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王冠”失落 大中华区营收大跌12%
苹果手机“王冠”失落 大中华区营收大跌12%
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下滑显示苹果手机疲态渐显。
2月4日,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公布了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从全年来看,三星出货量仍居第一,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21.2%,超过苹果的14.6%。 虽然在去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出货量暂停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跌,获得小幅增长,但是从去年全年看,苹果手机出货量依然下滑了7%。
无独有偶,1月31日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苹果当期实现营收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不过净利润同比下滑3%,其大中华区营收162.3亿美元,同比大跌12%。而在此之前的2016财年,苹果的营收遭遇了15年来的首次下降。
是什么让苹果手机业务下滑?这是否预示着苹果手机一个时代的转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直言,苹果iPhone手机可能已经度过其黄金期。“消费电子领域难有永远的王者,任何品牌发展都有兴起、到达顶峰后再开始逐步衰落的过程。”深圳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这波智能手机换机浪潮告一段落和国内手机品牌相继崛起,苹果手机疲态初显。
而疲态初显其实是苹果手机自身产品创新力弱化、产品技术优势弱化和品牌影响力弱化的外化表现。“前几代iPhone推出的时候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不少惊喜,但最近几代推出的iPhone更多的是硬件配置的一些提升和一些功能的微调。”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记者表示,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摩托罗拉,本世纪头十年的诺基亚,目前看消费电子领域很难有超过十年的常胜将军,苹果手机的巅峰时期或已过去。
对此,2月7日苹果公司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信息内容在财报发布会后的电话会议中已有披露和回应,其他信息不便作过多评论。
份额下滑初显颓势
据IDC公布的数据,从2016年全年看,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等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占比分别为:21.2%、14.6%、9.5%、6.8%,5.3%。其中三星和苹果相较2015年,市场份额都有所下滑,三星上一年占比22.3%,苹果则为16.1%。
而分列三到五名的中国手机厂商,则都同比大幅增长。OPPO和vivo的市场份额年增幅都超过了1倍。不过此前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小米年度销量跌出全球前五。
从去年全年看,苹果手机出货量下滑7%。与之对比鲜明的是,中国品牌厂商华为、OPPO和vivo出货量增长迅猛,华为同比增长38.6%,OPPO增长116.6%,vivo增长104.7%。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快速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
“同等的配置,苹果手机比国产品牌贵一倍以上,而且不少用户体验上国产品牌更加贴近国内消费者。”孙文平表示,比如华为手机的安全性,vivo拍照手机推出的柔光自拍等。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在国内市场的零售渠道铺设上,国内手机品牌远好于依赖专卖店和运营商的苹果手机。
据赛诺市场研究此前的数据显示:2016年,线上渠道增速大幅下降,从2015年的43.6%降至5.6%;而线下渠道增速却从2015年的-3.5%升至17.4%,实现了大幅提升。而这背后是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市场增量成为增速的主要推力。渠道下沉和零售网点铺设成为过去两年国产手机品牌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
这点在苹果公司大中华区业绩表现中开始明显体现。2017年第一财季苹果在大多数地区业绩都有所增长,不过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却同比下滑12%,主要受iPhone在中国市场地位被动摇的影响。
在2016年,苹果丢掉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单品销量第一,这是过去五年以来的第一次。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表示,在整个2016年,中国最畅销的智能手机单品为OPPO R9,销量达到了1700 万,占据了整个中国手机市场4%的份额,而iPhone 6S屈居第二,市场份额为2%。
对于大中华区的不佳表现,苹果公司CEO 蒂姆·库克解释称,在中国市场下滑的12%营收中约有4%是受到汇率变化影响。也就是说若没有汇率影响,苹果在大中华区销售额的下降率应该是8%。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苹果在大中华区失势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厂商产品竞争力、渠道、品牌的增强,另一方面是手机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电商遭遇天花板同时,手机市场也由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在存量市场,高端市场基数远小于中低端市场,这个在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蒋辉对本报记者表示,因此苹果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是必然的,未来还可能继续下滑,并最终形成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