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一年 员工流动成趋势
联通混改一年 员工流动成趋势
在2017年曾经损失多员“大将”的中国联通,2018年仍然没有止住高管离职风潮。2018年初,中国联通副总裁、网络发展部总经理韩志刚离职,基层员工的流动性则更强。
在中国联通引入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腾讯这些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际,还是不断有人离职,选择去这些互联网巨头企业。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工资总额限定,职业经理人等政策仍在协调摸索之中。
担忧人员流动
按照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的规划,“混改后,前两年,每年退出岗位率不低于3%,退出企业率不低于1%”。
时至混改的第一年末,联通的人员外流似乎形成趋势。“年初到现在,我们部门离职了三人,但是别的部门,有接近一半的人都离职或者调走了。”联通分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部门领导也调到其他公司了。”
而内部传闻也非常多,几乎都是与各个级别领导离职相关。记者向其中一些人士证实,但都予以了否认。直到2018年初,中国联通副总裁、网络发展部总经理韩志刚离职,他成为联通离职潮中级别最高的高管。
随后,记者向联通人士部门求证,目前是否出现离职潮,该人士表示:“是有一些人员流动,但是对于这么大的企业而言,人员流动也属于正常。”记者向前述人员询问离职员工的就业方向,该人员表示,“有去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腾讯这些企业的”。
2017年8月,中国联通宣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王晓初在业绩发布会上公布混改方案,宣布将引入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认购中国联通A股股份。
虽然,联通宣布与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深度合作,但是没有止住人才流动的步伐。前述人士表示,跳槽走的员工在薪酬上获得了显著提升。“有一段时间,感觉接近半个部门的人都走了,后来又有新招聘的人补充上来了。”但是并非所有部门都有这种情况,“效益好的分公司会好很多”。
记者了解到,中国联通用工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坚持效率导向,提升人均效率,鼓励本部人员向划小核算单元流动,传统领域人员向创新领域流动,加大IP、IT等战略人才培养。”
工资总额限制
对员工流动问题而言,目前正处于两难的阶段。王晓初的一系列混改的最直接举措便是打破“大锅饭”,而对央企的工资总额限定,又难以形成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据了解,目前联通发放工资的机制是工资总额与利润联动。工资总额限定,最尴尬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引入。
联通人力部门人士透露,人才流失之后,联通为与BAT在重要领域推进深度合作,“专门预留 10%的股份给创新人才,未来要和战略投资者深度合作,所以要留股份给中高端人才”。
一边受到工资总额的限定,一边又要留下人才,联通开始推进员工持股计划。2017年8月,《中国联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首期授予方案(草案)摘要公告》指出,联通将向核心员工首期授予不超过约8.48亿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约32.13亿元。而员工持股的目标人群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
2018年初,联通首期向7752名管理骨干及核心人才授予本公司股票7.94亿股。记者了解到,主要持股人员为处级以上领导。
根据半年报显示,2018年6月,中国联通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149,105,188,927.00元,同比增加7.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186,430.00元,同比增加231.84%。
记者通过启信宝查询,一年的时间内,中国联通仅仅与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一家注册的合资公司,主要集中在云业务。尚未查询与其他几家的合资公司。
半年报认为,混合所有制的效果主要集中在,“与腾讯、阿里、百度、京东、滴滴等公司持续推进互联网触点合作,以低成本和薄补贴的发展模式有效触达新用户,尤其是青年市场。”“探索建设新零售试点门店,联合阿里、苏宁、京东、腾讯等,依托大数据能力,丰富门店品类,强化线上线下相互引流,对业务发展拉动效果显著。”
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认为,不能仅以合资公司数量判断联通混改的成果,“联通的分区承包,超额利润分配,董事会引入非公经济,资费下降等等都是混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