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教”:使命感驱动公司发展
“马斯克教”:使命感驱动公司发展
文/刘戈
距离马斯克封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目前特斯拉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企业。一年前,特斯拉的股价还一度跌到176美元/股,现在冲上1000美元/股高位,而特斯拉现在还是一家年产量不足50万辆、没有一个财年周期实现盈利的车企。
随着马斯克各项业务的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早先的怀疑者甚至曾经把他当做骗子的人开始认同马斯克——同时做几件开创性的事业,直接掌管好几家创业型公司,除了电动汽车所有的项目都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马斯克是一个完全不符合以往商业逻辑的企业家。人类历史上没有企业家同时在好几个开创性的领域取得成功,马斯克所做的和那些投资人投资若干家企业有本质的不同,他至少在特斯拉和SpaceX两家公司中是亲力亲为的实际领导者。
甚至可以说,他颠覆了以往公司和企业家成长的基本规律。他的做事方法与路径和迄今为止人类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企业家都不同。
他的出现到底是极偶然个案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必然?他迄今为止的成功到底靠的是什么?
天才和疯子、梦想家和骗子、先知和神棍其实都只有一步之遥,而马斯克恰好都处于半步的位置上。
除了特斯拉和SpaceX,马斯克目前所担任CEO、创始人或重要角色的企业还有很多家,包括SolarCity(太阳能公司)、The Boring Company、OpenAI等。
这些公司分散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全部处于科技最前沿的地带、相互之间基本没有股权关系,马斯克是它们之间唯一的纽带。马斯克所创造的商业成就虽然还有待于其领导的数家公司真正的持续盈利来验证,但即使现在他的公司全部倒闭,也足以让他成为史上最了不起的企业家之一。
同样为了给“狗揽八泡屎”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下周回国”贾跃亭创造出“生态化反”这个汉语新词汇。目前依然有支持者坚称贾跃亭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的马斯克。
贾跃亭之所以不能成为马斯克,甚至不能成为山寨版的马斯克,是因为,即使他生造出“生态化反”这样的新词汇,也依然是在已有的商业模式上面打转转,也就是说试图在旧有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新的修辞方法让他的构想符合传统的商业规律,这是贾跃亭和马斯克的本质上的不同。
马斯克则完全跳出了旧有的商业模式的框框,也就是说他不需要为他的几家公司互相之间的关系去找商业上的逻辑。比如说全产业链的逻辑,比如说资源共享的逻辑等。
他的终极目标跳开了商业的基本目的。在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形成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基本商业目的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形成了对企业家精神的描述、对于企业的目的的描述。公司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利润。即使如德鲁克说的那样,公司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他也并未否定一个商业机构,能否为股东创造利益,是最终的目标。
但马斯克显然没有沿着这条轨迹去发展。他制造了一个可以称为“马斯克教”或“火星教”的类宗教组织,目标是拯救人类,现在所做的一切可以归结为打造诺亚方舟。
在基督教和玛雅人的原始宗教里都有末日情结。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有开始有终结的,那么终结的这一天,就是末日的到来。末日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会有争论,但末日作为文化基因潜藏在西方大众的心底深处,马斯克伟大目标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末日情结之上的。
既然地球末日终将会来,我们就应该去寻找保持地球文明的一个备份,这个备份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殖民火星。那么从现在起就应该为人类移居火星进行准备,他的所有的创业项目都跟这件事情有关。
首先就要有运载工具,能够把人类运到太空。那么接下来呢?显然我没有办法想象用一辆燃油车在火星上跑,所以必须要使用电动车。
当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红色的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的时候,特斯拉就不再是一家汽车公司,它的市值也就完全无法用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估值方式来评价。特斯拉和SpaceX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了强关联。这种关联也自然延伸到了马斯克的其他公司。
电的产生是多元的,太空中,太阳能是最易捕获的能量,解决太阳能的转换方式,当然要有太阳能公司。地下隧道也是在遭遇类似于《流浪地球》里的情节的时候准备的。当人类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最后甚至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来保存我们的文明和智能。
马斯克的这些设想,看似天马行空,但是统一在一个逻辑里面的,也就是说为人类的末日进行积极的准备。在一个有着普遍末日情结的西方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一种类宗教的认同感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人们对末日的想法和信仰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而末日跟恐惧关联,人们喜欢从虚假的恐惧里获得一种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也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虚拟的献身所营造出的崇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