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背后:互联网公司应及时按下暂停键
青少年模式背后:互联网公司应及时按下暂停键
文/张靖超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等规定,对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青少年模式是各大互联网平台为履行上述义务而采取的主要举措,该模式可总结归纳为“在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时,通过对访问内容、使用时长、消费三个方面进行限制”。
这一模式实际上早在2019年就已问世,但内容中仍充斥不良信息、可轻易关闭青少年模式、以及仍可充值消费等漏洞,让“儿童锁”形同虚设,时至今日,仍有部分APP存在此方面的隐患。
与此同时,有的互联网公司则为了规避责任,其青少年模式下,索性只有“数理化”等学习内容。内容无趣,自然没有未成年用户愿意光顾,“在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下,或许能够避免一时的意外,但这种“死堵”的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未成年人在娱乐、成长等方面的需求,使其中部分人“另辟蹊径”,带来其他方面的风险,而且站在商业的角度,意味着无法满足家长、学校以及监管部门的需求,更不利于公司自身的未来发展。
治理生长时的“野蛮”
青少年模式从诞生至今,几乎映射了国内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十年从“野蛮生长”到“行业格局稳定”,再到“乱象治理”的历程。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用户即流量,流量即数据,数据即金矿。纵观当今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在发展早期时,如何快速吸引用户入驻、并形成黏性是核心目标。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泥沙俱下,一些低俗、劣质的内容和商品服务也与高质量、先知先觉的探路者们一并存在。
良莠不齐成了互联网早期的特征之一。而随着用户逐渐增多,对优质内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诸如“大胃王吃播”等哗众取宠、甚至“未成年妈妈”等低劣的内容不仅无法满足正向的需求,更引起了各方的反感、触犯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于是,争夺优质内容和商品资源,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题。在这一阶段,我们看到了旷日持久的价格混战、专利与渠道的拉锯战。而拥有足够资金、渠道资源支撑的公司走到了最后,成为了所谓行业头部。商业化也在这一时期逐步落地,曾经免费的服务开始收费和抽成,低价的开始提价,已经形成黏性的用户,互联网公司试图进一步增强黏性。例如在2017年时,社会各界针对“王者荣耀”沉迷上瘾的声讨,便是这一时期矛盾的体现。
当互联网公司站稳脚跟,互联网行业形成稳定格局,无论是为了品牌形象、巩固行业地位,抑或是社会责任、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已成为各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中,有的是商业模式方面的缺陷,例如部分网络平台,其商业模式一度倚赖广告,用户只需打开APP,广告即可触达,对于用户是否需要登录无刚性要求。然而在这一模式下推出青少年模式,即使对内容、使用时长和消费进行了严格限制,并设置了二级子密码以确保该模式不被轻易破解,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旦采取卸载重装的方法,就能轻易绕过互联网公司设置的重重防护。反观如抖音等采用个性化推荐的平台,出于智能算法服务的特点,需要针对用户的喜好来推送相应的内容、商品、服务,因此要享受这种个性化的推送服务,用户必须登录,而在这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下,即使更换了终端,采取了卸载重装方式,依然能发现上次未关闭该模式的用户登录,进而能更大限度地避免疏漏。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如一些拥有数亿用户大型国民应用,由于用户群体过于庞大,千人千面之下,也使得功能复杂繁多,每一次功能的升级和完善,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灰度测试以确保正式上线后无虞。
不过,对于已经上升到社会责任层面的问题,仅用商业思维、产品思维或许已不再适合,需要这些大公司、大平台积极地去探索和完善更加快速、高效的解决机制,方能更加名副其实地配得上行业领头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