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金融科技顶层设计:监管强化科技应用

2021-08-07 16:27:16

 

来源:互联网

金融科技顶层设计:监管强化科技应用

金融科技概念近期正式被监管层纳入顶层设计。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宣布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而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亦被首次提出。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以及监管科技,央行对新金融业态的概念认定和监管手段正在快速“与世界接轨”。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顶层设计,金融科技成为金融改革驱动力的前提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更重要的是下一步如何真正提升技术对金融活动的正效应,继续改善技术所伴随的金融制度规则。

而另一方面,随着监管科技概念正式被官方推出,基于这一领域的玩家正在迎来难得的风口期。

金融科技成监管标配

据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透露,这一顶层设计并不仅限于央行,除了央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委员会以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原有的互联网金融专委会也拟更名为金融科技专委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将成立专门的金融科技专委会。

杨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金融科技成为监管架构中的标配已不可避免,无论是基于对金融科技伴随风险的关注,还是对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视,都是监管需要着手,或者侧重研究协调的。而在他看来,这些顶层设计背后,反映出来金融科技真正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驱动力的前提初步具备,“这些技术前提、制度前提和市场前提,初步具备但很不完善,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驱动。”

金融科技的概念算得上一个彻底的舶来品,在互联网金融遭到降温、整治后,这一概念迅速崛起。在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看来,这一舶来品并不是前沿科学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简单叠加应用,而是具备低利润率、轻资产、高创新、上规模等基本特征。

“‘轻资产’对现有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根本挑战,‘高创新’对现有的金融创新评价机制带来了挑战,‘上规模’对金融稳定、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全局性影响。‘低利润率’会直接驱使金融科技公司重规模、轻风险、抢先跑,使金融领域蕴含巨大的未知风险。”在赵鹞看来,要应对上述的监管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改进监管的同时加强科技监管的力量。

这也正是本次央行直接表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施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原因。事实上,虽然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近期才正式进入监管顶层设计,但此前已经活跃在监管实践中。

公开资料显示,央行自 2014年就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7年3月的消息显示,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一个典型案例是,2014年央行一纸《暂停条码支付业务意见函》,给当时风头正劲的二维码支付当头棒喝。彼时,曾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是监管对新兴技术的打击。但到了2016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承认了二维码支付的合法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在今后承担的应该就是对于新兴技术开展研究、明确风险、探究价值,对新兴技术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而随着金融科技的研究管理进入顶层设计,类似新技术从诞生、否定、到研究观察、默认、承认的过程肯定还会提速。

避免信息不对称

事实上,监管科技概念在2016年就已频频进入行业视野。这一伴随金融科技兴起而出现的新分支,其核心思想在于“科技+监管”,即利用新技术来更有效和高效地解决监管和合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