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金融新生态 跨界思维拓展创新边界
重构金融新生态 跨界思维拓展创新边界
张漫游
随着金融科技的崛起,科技对于金融的支撑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科技能力,科技公司也在这一浪潮中也凸显出了自身的优势。金融新常态下,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都在相互交融,希望通过跨界融合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6月6日,哈尔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卢卫东、宜信公司副总裁刘恬敏、廊坊银行供应链业务总监王振宇以及国美金融产品副总裁杨志涌,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经新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解码未来金融”2017中经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上,就产融跨界如何激活行业创新,如何运用金融思维更好实现产融结合,传统金融机构如何通过战略布局、经营策略、风险管理及技术框架的搭建和全面创新来拥抱新技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不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内翘楚均认为,传统金融行业和新金融行业各自具有优势,双方是互利互助、合作共赢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互利共生
《中国经营报》: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怎样看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关系?双方应该怎样结合?
卢卫东: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传统金融行业的主要优势在品牌、资金、风控、牌照以及很强的线下渠道布局;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线上渠道、服务、产品体验及新技术的应用。传统金融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可以使自己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客户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王振宇:传统银行和科技金融公司各自有其擅长的领域,应该在业务上发挥各自的优势。从C端个人客户业务角度看,互联网新金融企业的服务、体验覆盖和渗透效率各方面,甚至在风控方面我觉得是走在了传统银行的前面。不过,银行可以转而服务互联网金融机构,比如在监管新规下要求互金公司通过银行渠道进行存管,银行更好的支持互联网企业去发展,这个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从B端纬度来讲,在中大型企业服务市场上,依然有很大的空间。互金公司和传统银行都在一个起点上,各自具有优势。传统银行利用好这些优势,同时又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去服务企业,也是一种差异化发展。
《中国经营报》:“新生代”金融机构拥有哪些优势?从新机构的角度,怎样看待与传统机构的关系,如何激活跨界合作?
杨志涌:其实在传统的信贷文化中,传统商业银行并不是非常了解企业,不够了解实体经济的运行模式、盈利点和风险点。而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客户体验、客户理解等方面很有优势。
具体到国美金融,国美已有30年实体经营的积淀,积淀了品牌和客户,也积累了商业领域丰富的经验。通过将科技和金融结合起来,使得国美金融能够更好反哺国美新零售,推进产融结合。
所谓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可能也是监管部门以及法律制度给我们画的一条线,当有一天双方都能充分的理解和融入时,这就是从跨界到无界的境界。
刘恬敏:宜信公司已经走过11年,谈到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融合,我们深有感触。11年来宜信从C端逐步切入B端,都是基于自身金融科技优势做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2016年7月,宜信推出企业级金融服务云服务平台翼启云服,瞄准的即是各个行业中没被传统金融覆盖到的刚需。
目前融资需求在50万到200万的小微企业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宜信正在通过包括大数据、区块链等在内的科技能力切入风险可控的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环节,来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融合过程痛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