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1300亿估值背后:京东金融激战B2B2C

2021-08-07 15:47:32

 

来源:互联网

1300亿估值背后:京东金融激战B2B2C

金融科技头部机构“去金融化”提速的同时,资本也开始加紧用脚投票。

近期宣布签署130亿元B轮融资计划的京东金融,在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后,估值上涨到约1330亿元。

从发展进度上看,成立五年的京东金融保持了业务与估值上的较高增速。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A轮融资,彼时估值达到466.5亿元。2017年6月,京东金融完成股权重组交割,正式“走出”京东集团独立。在此轮融资后,其在两年时间内估实现估值翻番。

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在于,此轮融资所处的资金面环境并不理想。但从融资规模和估值结果看,头部机构资产稀缺性仍能得到市场认可。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由于以科技、数据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和B2B2C的模式已经获得大多数机构肯定。

事实上,在五年内两轮融资期间,京东金融基本完成了战略定位和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从资产方式获利转向服务方式获利,从自己做金融转向帮别人做金融,甚至开始将这种能力延伸到金融领域之外。而这种用短期利润换长期空间的选择,正在成为市场同类参与者的普遍转型路径。

战略调整与能力迭代

从此轮融资的参与方看,京东金融延续了明确做一家内资公司以及走出京东以来“服务金融机构”的定位。据马骥透露,在A轮和更早时,出于竞争考量,金融机构普遍不愿意参与投资,但近两年来京东金融更加明确的科技定位让这些机构相信双方能够实现共赢。

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宁表示,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关键是去看整个公司的业务实质,有多少是承担风险的,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有多少科技的业务是不承担风险的。而本轮估值在方法上运用了多种方式,和蚂蚁金服一类的头部机构对标也肯定是其中一种。

在如何证明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个问题上,收入利润总是最直观的指标。此前一份流传的蚂蚁金服融资文件显示:2017年,其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东金融并未将科技方面的收入进行单独核算。据今年3月曝光的一份京东金融融资材料显示:截至2017年末,消费金融板块的营收占比达到51%,剩下依次为支付、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等。不过京东金融方面认为上述数据“并不完全准确”。

马骥认为,京东金融大多数业务收入本质均基于技术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比如白条,表面看是消费信贷产品,但它底层的本质用的是数字风控模型。至于表现出来的报表上是把它记成其他收入还是技术服务收入并不重要,未来来自技术的收入肯定越来越多。”

让马骥印象深刻的是,本轮融资中,投资人关注的方向已与A轮时有所不同。“A轮时的逻辑是,如果把未来几十万亿元的市场看作一张饼,大家关心的是京东金融能吃掉这张饼中多大一个角,是5%还是10%?但在这轮中,他们的逻辑变成看你能吃掉多厚一条边,看你吃掉的部分离圆心有多近。”

从“吃角”到“吃边”的变化背后,是投资方对标的核心能力的关注点转移——从自营金融能力转向服务机构能力、行业渗透能力。从根源看,支撑上述能力实现的则是自A轮以来,京东金融战略定位的不断校正和明确。

事实上,在“走出京东”之前,京东金融已经开始系统输出“金融科技”概念。这一提法最早由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今年2月,陈生强在京东金融内部员工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数字技术战略和B2B2C的核心商业模式。

这种提法和方向的调整对应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

陈生强在今年博鳌论坛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京东金融1.0时代的逻辑是基于两个基本需求:一是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二是消费者的信用采购需求、理财需求。1.0时代,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跟同类型业务公司比,我们客户体验要更好、效率要更高、成本要更低。

上述过程实际上也是互联网巨头涉水金融的普遍路径。回顾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在内的第一阵营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由自营金融开始,而最终向科技输出转变。其中原因一部分来源于模式产生最初的市场不成熟和合作者匮乏;另一重因素则在于巨头自身的能力建设也需要过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