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东方支付上市背后:母公司主营波动频仍

2021-08-07 15:42:07

 

来源:互联网

东方支付上市背后:母公司主营波动频仍

李晖

境外游带动的支付出海持续走热,巨头业务链条上的送水者亦乘风而上。

近期港股公司中国支付通(08325.HK)正式拆分旗下泰国收单业务主体“东方支付”(08613.HK)登陆港股创业板(GEM)。其独立上市后仍由中国支付通控股,持股比例达52.5%。

不过这一拆分的背景和前景值得细细品味。一方面,拆分的东方支付目前倚靠银联在泰国市场占据头部位置,但面对移动支付随出境游在海外猛攻,卡支付市场受到挤压并波及收单方;另一方面,中国支付通前身奥思知集团主营即为泰国收单业务,被重组更名“中国支付通”后,装入预付卡和网络支付牌照,但该部分业务近年来发展“不及预期”,而本次拆分完成后,其主营偏移更加明显。

海外业务“再上市”

根据招股书,东方支付在泰国的运营主体为奥思知泰国,业务模式为在泰国面向中国游客提供支付服务(包含卡支付、二维码、NFC及其他代替支付技术),主要承接的是银联在海外的收单业务——透过终端POS处理经银联商户网络产生的交易,并最终由中国银联结算。

在中国支付通2018年一季度报告中,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泰国商户收单业务收入约3200万港元,同比增长了102%,在总营收中占比第二。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国支付通本就由主营泰国收单业务的“奥思知集团”发展而来。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12月,奥思知集团于港交所上市,主营在泰国为银联卡进行收单业务,及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从事高尔夫球会卡业务。2014年3月,奥思知集团重组后正式更名为“中国支付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东方支付2016、2017、2018财年分别营收10125万港元、9742.7万港元、10608.3万港元;利润分别为1030万港元、859.3万港元、-109.4万港元。亏损主要由于上市开支、普吉岛沉船事件导致当地旅游业遇冷等因素所致。

从业务定位看,东方支付经营高度依赖银联的海外业务发展。招股书显示,2016、2017及2018财年,银联是东方支付最大的供应商和主要客户:其中,来自中国银联的外汇折让收入占东方支付总收益的23.5%、23.3%及22.7%,而给付中国银联所提供服务(即系统交换费用)的成本分别为7480万港元、7200万港元及7570万港元,占财报期间东方支付所提供服务成本总额均为100%。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交易额计算,东方支付为泰国前三大银联商户收单机构之首,2017年的市场份额约为24.9%。

而这种高度依赖产生两方面可能:银联终止合作的风险,以及银联本身市场分额波动带来的影响。虽然前者可能性较低,但后者目前正在发生。

事实上,东方支付在招股书中也承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进入泰国市场后对支付方式变化产生了影响。而根据招股书中灼识咨询对泰国地区不同支付方式2017年~2022年五年复合增长率预测,中国银联卡支付增长率或达到每年6.6%,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增长率或达到29.9%和38.0%。

记者注意到,2018年初中国银联在东南亚市场(包括泰国市场)逐渐推出二维码支付形式的“云闪付”,在此之前,银联已联合VISA、MASTER CARD共同推出通用二维码标准将作为泰国中央银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不过,支付宝和微信在2016年前后就已经进入泰国市场,且扩展势头强劲,均各自有相关的二维码标准。

一位在泰国进行支付代理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线下支付在境外的发展,首先要看终端能铺到哪里,旅游区、免税店、商场等传统黄金地段需要深厚的本地资源,但支付宝微信等新入局者的地面推广能力更强,在传统场景外可以快速占据街边类商业;此外,由于泰国拥有智能终端的商户还比较少,受理卡支付的POS机是主流,接下来移动支付玩家还需要一轮大规模的终端改造。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东方支付分销了泰国市场逾75%接受中国银联支付的智能终端(智能POS)。2017年末,泰国约25万台销售点终端接受中国银联付款,其中约1%为智能终端。

记者注意到,目前东方支付主要营收模式来自商户手续费、外汇折算收入、以及2018年新拓展的营销服务费3类。其中,手续费仍为主要收入类型,占比76.8%,营销服务类占比仅0.5%。有支付行业人士认为,上述业务结构仍较为传统,支付入口叠加增值服务的业务创新尚未成型。总体来讲,由于只受理涉及银联网络的支付,并未受理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相关交易,使其发展高度依赖银联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