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陈生强:底层逻辑没有变

2021-08-07 15:35:28

 

来源:互联网

陈生强:底层逻辑没有变

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京东金融做出的转变并不仅仅是某种文字游戏。

即使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企业战略层面的转型,也不可一蹴而就。在京东金融体系内,这种前置周期通常会在8~12个月。而落在CEO陈生强的计划构建中,这个提前量可能就要更长。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在多个专访场合透露过,“金融科技”这一提法最早陈生强2015年年底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

今年2月,陈生强在京东金融内部员工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数字技术战略和B2B2C的核心商业模式。同时,宣布成立城市计算事业部。在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陈生强公开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把资产和资金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全部转移至金融机构,京东金融本身不再持有这些资产,强化科技输出的角色。而在B轮融资后,他再次重申“将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这一连串的战略变化和业务调整背后,作为京东数字科技的掌舵者,陈生强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架构升级后,京东金融在体系内的发展地位又会作何调整?从服务金融行业到服务产业,这种更彻底地“到实体去”还存在哪些挑战?

《中国经营报》: 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怎么看待这种转型的过程?

陈生强: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转型,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金融的产生最早是在港口,是基于贸易的需要,所以有了金融,金融一直都是跟实体企业紧密结合的。电商是一个数字化程度特别高的一个行业,因此最早我们是在电商的基础上形成了数字化金融的能力,去服务电商这个产业。

金融是一个对数据要求以及数据技术要求最高的产业,因为其他产业或许可以错,但金融行业错了你的钱就收不回来了。因此金融领域是最深的积累,再衍生到其他地方去,反而可能还稍微简单一点。

在我们看来,金融科技所做的,是用数字科技助力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样的,数字科技也可以服务实体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实体产业的发展。所以说,从金融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是一个自然进阶的过程。

当我们产业数字化的土地上长出来越来越多的新物种之时,我们发现“京东金融”这个品牌已经不再适配现有的业务。

《中国经营报》:成为京东数字科技后,未来金融业务在内部是怎样的发展定位?

陈生强:原先的京东金融属于京东数字科技其中最重要的板块,金融科技还要继续深耕。

2015年,我们开始提出金融科技的定位,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了B2B2C的服务模式,不仅积累了大量的ToB服务经验,连接产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突破,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技术能够在海量、多维、全类型的数据环境中进行锤炼,并在最严苛的金融实战应用环境中进行验证与迭代。

整个金融类业务是一个核心基础,你的根不能丢,所以在这个核心基础上我们在不断往外拓,一定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在京东数科底下,京东金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一个板块,而且这几个板块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了产业的需求,才有了金融。因为有了金融,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这样一个正循环,就是一种网络效应。

《中国经营报》:数字和科技近年来被互联网金融很多市场参与者提出来,你怎么看待数字科技的本质?怎么衡量其服务实体的有效性?

陈生强:数字科技的本质应该是以产业既有知识储备和数据为基础,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于“产业 ×科技”的无界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业收入和升级产业模式。数字科技是实现数字经济的手段,本身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形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