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品牌决胜:科技向上 客户下沉
消费金融品牌决胜:科技向上 客户下沉
本报记者 刘颖 何莎莎
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与野蛮生长的蛮荒时代做了告别,全产业链遭遇来自监管层面的重点整治,从贷前数据管理,到获客方式、支付渠道,再到贷后管理,都成为规范的对象。此前,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一些资本实力强、具备一定金融科技基础及良好内控能力的机构,推动其主动转网络小贷公司,个别符合条件的可以转消费金融持牌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监管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不断开放的大背景之下,消费金融牌照再度开闸。2019年11月,平安集团获批在上海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获准参股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而在2019年上半年,度小满金融出资4.5亿元成为哈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此外,还有多家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也正在排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在积极招揽新股东。
随着入局者的逐渐增多,行业赛道逐渐拥挤,息差费率逐渐缩小,行业天花板隐现。在此背景之下,消费金融机构开始凭借自身优势,创造新的盈利点。
利润瓶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除了已经获批成立的28家消费金融公司外,还有十几家已筹备申请牌照的公司处于排队等待过程中。其中,包括郑州银行发起申请的九鼎消费金融;甘肃银行、奥马电器等发起申请的陇银消费金融;宁波银行、富邦家具等发起申请的永赢消费金融;大华银行和申能集团发起申请的申能消费金融等。
赛道拥挤的同时,早已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呈现出利差缩小的态势,留给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间正在进一步收窄。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55亿元,同比增长约94.36%;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增长69.70%,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6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净利润增速放缓,首先是因为利差缩小。在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下发之后,各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进一步加强了利率的管控。
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根据最高法审判案例,年利率24%内保本保息,年利率36%内保本,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目前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主动将年利率压缩至24%以内。
利差缩小的同时,营业成本的上升也导致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风险成本、贷后管理成本以及融资成本等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整个信用市场的信心修复尚需很长时间,这些都进一步压缩了规范持牌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
一位资深消费金融行业人士表示,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许多催收公司倒闭,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贷后管理能力部分缺失,不良率攀升。
与此同时,线上流量饱和、获客成本的增加也导致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间缩小。“获客贵且难是所有依托互联网展业的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共同难题,流量集中在字节系、腾讯系、百度系等巨头手中。”中原消费金融方面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线上获客的主要渠道包括自身APP、微信公众号、与第三方合作。
法国SKEMA商学院(苏州校区)客座教授于宝山表示,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获客的效率最高,但同时合作方提出的利润分成也较高,这部分成本正在快速上升。
此外,随着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亟须扩大资金规模,融资力度加大,覆盖规模也逐渐增加。其中,同业借款(拆入资金)作为广泛、快速、有效的融资渠道,具备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和成熟的业务模式,是各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银行同业拆放是其最主要的负债来源,2016~2018年同业负债金额(包括同业存放和同业借款)分别占负债总额的93.97%、93.43%和91.24%。而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2016~2018年拆入资金占总负债的比例均高于80%。
上述资深消费金融行业人士表示,同业拆借业务因其期限短、监管限额等要求,主要是作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流动性补充工具。随着各家机构成立年限(3年)及连续盈利年限达到发行资产证券化(ABS)及金融债的准入条件,ABS、金融债等工具逐步成为各家机构丰富融资来源的有效手段。
中银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较先使用了上述融资工具,发债活跃机构的同业负债占比随之逐步降低,负债结构得以优化。2019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继发行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