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信科技副总裁翟汉斌:合理运用场景设计资金闭环是做好风控的关键
宇信科技副总裁翟汉斌:合理运用场景设计资金闭环是做好风控的关键
本报记者 刘颖 张荣旺 北京报道
与场景金融孪生的热门概念是智能风控,那么智能风控是不是简单的大数据风控呢?
2020年11月23日,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盛大开幕。作为财经界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盛会,本届年会周汇聚中国商界智库及顶级企业家思想,探寻中国经济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之路,为政府、企业、中外知名学者搭建思想交锋和智慧分享的平台。
宇信科技副总裁 翟汉斌
在首日举行的“2020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上,宇信科技副总裁翟汉斌认为,无论是智能风控,还是数据风控,都没有改变底层的业务逻辑,其跟传统金融的风控模型建模的方法、产品的设计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只是工具先进了一些。最牛的风控是合理运用场景设计业务流程形成资金闭环,让资金在场景内流动。
场景为王
在翟汉斌看来,智能风控没有非常标准的定义,智能风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从信贷领域来讲,以前的风控更多关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两个方面。信用风险方面,第一是判断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能力,是否有还款的意愿;第二是还款来源是不是足够充分。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信贷操作人员的风险。
对于互联网业务来讲,其更侧重于是网上获客、全自动的审批,所以此类业务的风控会依赖于数据模型,还有自动化、智能化的能力。
但是如果与场景金融结合起来以后,风控的方法会更多,除了看主体信誉外,还可以看贷款的用途。此外,与场景结合还可以解决贷款如何与实体经济互动的问题。
其实风控不简单是一个风控建模或风控策略的制定问题,风控应该包括场景的选择、业务的设计、产品的设计、管理办法的设计、资金的闭环建设,以及整个风控模型、风控策略的设计,这样一整套设计构成了完整的大风控体系。
整体来看风控可能分成三类。
第一类大数据风控,是在没有场景、没有资金闭环控制、没有账户体系的情况之下,只能把资金依托于借款人,因此就需要对借款人有全面的了解。
第二类是除了依托借款人之外,还能依托于其他的信息来判定借款人的能力,比如公积金贷款、白领贷、公务员贷,比纯粹的现金贷掌握的信息更多,可以通过借款人之外的信息来佐证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此类产品出现风险的几率更低。
第三类是依托场景的风控。“在场景里面,我们虽然放贷给借款人,但资金仍然在我们设计的场景体系之内,我们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来逐步释放,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借款场景。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只需对借款人进行基本判断就可以。”翟汉斌说。
因此,最牛的风控,是合理运用场景设计业务流程形成资金闭环,让资金在场景内流动。例如现金贷使用大数据分布技术进行风控,是因为没有办法控制住资金流,所以才用数据模型去判断指标,这其实是无奈之举。所以,智能风控也好、大数据风控也好,并没有改变底层的业务逻辑,其跟传统金融的风控模型建模的方法、产品的设计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只是工具先进了一些。
白盒子将成主流
从近期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变化看,对银行核心风控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前兜底式或者黑箱式的风控模式遭到挑战。
翟汉斌认为,风控能力是银行必须具备的能力,因为银行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如果自己不具备核心风险能力,其实跟银行经营风险的理念是偏离的。因此,未来兜底、黑箱的模式会越来越少,从监管来讲,可能也不会允许这种方式再继续存在下去。
未来金融科技公司对银行的服务会越来越开放,未来联合运营,也就是帮助银行去建设其风控能力的方式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
不过,风控的核心设计数据、系统、模型,如果真正从风控的黑盒子向白盒子转变,金融科技公司完成了技术输出,和金融机构共建模型,不少人会担心教会了银行,自己的营利模式将面临调整。
在翟汉斌看来,决定未来是否会被市场淘汰的关键因素,是看风控产品是否真正有价值。
目前市面上许多号称风控的公司做黑盒子,其实是害怕别人看到它们内部的设计仅仅是查黑名单的简单模型,但是有真正核心技术、数据、风控模型设计能力的风控公司未来会跟银行有很好的合作。
此外,对银行来讲,风控是核心能力,监管要求风控由银行自主把握,但是跟风控有关的各种资源,银行并不能够完全掌握。比如对非金融类数据的理解和获取,对这些数据持续的更新与迭代,都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完成。
以场景来举例,场景未来会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大部分银行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对场景做更深入的分析训练。比如教育、汽车、旅游等场景,每个场景都有自身的特性。如果银行想做这些场景就需要对外合作。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研究技术算法、为金融提供底层技术支撑的公司未来也有生存空间。
(编辑:曹驰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