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互联网金融 极光忙转型
折戟互联网金融 极光忙转型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前不久,极光(NASDAQ:JG.O)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一季度收入为1.262亿元,同比下降45%。
对于收入下降,极光方面表示,“在预期之内,公司一直在谋求转型。”此前,极光合作的对象多为消费金融类公司,开展精准营销业务。但是,自极光赴美上市以来,该业务并未给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极光近年来还参股了两家金融公司,分别为深圳易投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投融金融”)和深圳前海众向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向金融”)。其中,众向金融旗下此前曾拥有多个网贷平台业务。不过,目前上述多个平台已经关闭。从极光的业务结构来看,无论是合作方层面还是自身开展的业务方面,与金融交集颇深。那么,在极光转型之际,其金融业务将何去何从?
业绩不佳忙转型
2018年7月,极光登陆纳斯达克,其运营主体为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讯华谷”),成立于2012年5月。公司最早开发的产品为推送业务。此后的5年里,极光不断获得资本投资,尤其是在2016年,公司将品牌升级为“极光”后,获得国海证券(000750.SZ)、TCL、Mandra Capital、复星、金光集团、汉鼎宇佑等机构的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将业务拓展至开发者服务、精准营销和数据服务三大体系。
梳理极光2017年至2019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85亿元、7.14亿元和9.06亿元。其中,精准营销业务每年都贡献了75%以上的收入。2019年,其精准营销业务收入近7亿元,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但是,这项营收占比较大的主营业务,如今却慢慢淡出极光的视野。
根据极光官网介绍,其精准营销的服务对象多为消费金融类公司,即通过采购APP广告位并转卖给相关需求客户的形式赚取差价。在与某网贷平台的合作中,极光通过给该平台提供投放策略,最终吸引需要贷款人群,从而实现导流的目的。然而,以导流为主的精准营销业务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净利润。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极光的营收来源过于单一,依靠导流业务,是公司不能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极光近年来的亏损亦在放大。2016年至2019年,极光的净利润分别为-6138.20万元、-9029.10万元、-6619.7万元、-1.10亿元。财报显示,极光2020年一季度毛利润为4130万元,同比下降35%;净亏损为5100万元,同比上升约115%;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经调整的净亏损为4320万元,经调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030万元。
与此同时,极光总裁陈菲则公开表示:“极光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弱化低毛利率和高风险的精准营销业务所进行的战略转型进展顺利,目前精准营销仅贡献总毛利的12%。这个业务转型导致本季度收入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2.3亿元下降45%至1.26亿元。我们的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不再依赖于此传统的精准营销业务。”
虽然,今年一季度极光的精准营销业务同比下降45%,但是其仍然在营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那么,极光的转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对此,极光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公司的战略转型,精准营销业务对公司收入及利润的重要性正在淡化。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精准营销业务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81%下降至61%,毛利润的贡献占比更是下降至12%。随着业务转型的推进,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精准营销业务,精准营销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的占比还会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