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博业绩增长背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飙升
中信博业绩增长背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飙升
本报记者 董曙光 北京报道
国内知名太阳能光伏支架供应商——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博”)于去年9月终止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后,如今正向科创板发起冲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17~2019年度(报告期内),中信博的经营业绩及业绩指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存在一定波动。公司的收现比略显不足,核心利润获现率出现一年好一年差的情形。从上下游关系管理上看,中信博在付款安排上,显示出对上游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在销售方面,公司似乎采用更为激进的赊销方式。近两年其40%左右的营收来自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率达10%以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信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不断,这从侧面表明,其应收账款回收存在较大风险。
中信博方面向记者表示,其应收账款整体变动趋势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公司重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通过客户评估、专人跟进、诉讼等手段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赊销占比高企
成立于2009年的中信博,于2012年左右开始涉足太阳能光伏支架行业。
在中信博创业十周年庆典晚会上,该公司董事长、总裁蔡浩表示:“‘逝者如斯夫’,过去的十年间,中信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已成为全球固定支架及跟踪器累计安装量第一的企业。”
据中信博官网显示,其现已在美国、日本、印度、西班牙、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和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或市场服务中心。截至2019年底,累计安装量近24GW,并在全球24个国家市场成功安装了近900个项目。
2017~2019年度,中信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81亿元、20.74亿元、22.82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较为突出,占比均超99.00%。
从产品构成上看,主要产品跟踪支架及固定支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9.00%以上。
2018年光伏“5·31新政”后,国内光伏组件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装机量锐减。在国内光伏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各大厂商纷纷开拓境外市场,中信博同样如此。就数据来看,其境内市场收入占比逐渐收窄,而境外市场成为其营收增长点。
按客户所在区域划分,2017~2019年,中信博境外销售金额分别为4.27亿元、5.07亿元及9.5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7.03%、24.49%和42.16%,内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8年的75.51%下降至2019年的57.84%。若按电站项目所在区域划分,境外项目销售金额分别为4.31亿元、6.78亿元和12.0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7.32%、32.76%和53.01%,境内项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2.68%、67.24%、46.99%。
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中信博属于经营主导性企业,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83%以上。经营性资产所产生的核心利润逐年增加,其毛利率及核心利润率同样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信博主营业务毛利率领先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产品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不过,在中信博经营业绩及经营业绩指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幅却存在一定波动。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信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0亿元、1.18亿元、1.00亿元和2.35亿元。2016~2019年核心利润获现率分别为-1.81、2.19、0.65、1.2。2016年和2018年盈利质量略显不足,利润存在一定缺口。
中信博方面表示,2017年度,公司销售规模逐年扩大导致采购规模相应扩大,公司充分利用银行信用工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同时,积极发挥公司商业信用,减少了采购对公司资金的占用,提高了自有资金利用效率。2018年度,公司净利润为9725.1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亿元,二者差异较小。2019年度,公司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2019年度销售回款进一步改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度大幅增加,回款情况良好。
从上下游关系管理上看,中信博在付款安排上,显示出对上游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在销售方面,公司似乎采用更为激进的赊销方式,其40%左右的营收来自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率达10%以上。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末,中信博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14亿元、9.30亿元、9.1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18%、44.83%、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