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不负期待,一往无前——上海农商银行与追梦者同行

2021-08-07 12:31:26

 

来源:互联网

不负期待,一往无前——上海农商银行与追梦者同行

一颗小小的扁豆,承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承载着王家父女两代人对都市现代农业的执着。一根根结实的电缆,连通民营经济与国家经济同频共振,将千余位奋斗进取的“起帆人”拧成绳、抱成团。

从一个人的开始,到一群人的坚守,上海农商银行不负热爱与期待,在时代的号召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故乡,在他乡,陪伴着、支持着创业者们乘风破浪。

王黎娜:接过父亲的“扁豆经”

早晨6点不到,王黎娜已经在浦东泥城镇的一家红刚青扁豆收购点开始工作了,半小时后,泥城镇等各村路边或民宅里的40多个收购点将准时开秤交易。

每年5~11月是扁豆的收获期,从收获第一颗扁豆到最后一颗扁豆被摘掉,农民每一天都要起早贪黑。12岁时就随父母种植收购青扁豆的王黎娜深知农民的不容易,但是在2010年,24岁的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银行白领的“铁饭碗”,选择辞职回乡,担任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帮父亲一起经营扁豆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农户在自家田里种,我们合作社提供种子、技术、统一销售服务,包括农资等。”王黎娜的父亲王红刚,是当地有名的“青扁豆大王”。1993年,王红刚从青浦引进扁豆新品种,带动附近农户一起种植,将小小的扁豆做成了大产业。2004年,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规模化经营,将泥城扁豆从乡间集市卖到市区,一步步打开了华东地区的销路。

王黎娜从小就跟着长辈们穿梭在扁豆地里,见证了扁豆在泥城的从无到有,扁豆又是如何从农民的手中对接到市民的手中。“我从小看着这个产业由父亲带起来,然后带动那么多农民一步一步发展,非常不容易。”2010年,接过“农二代”的接力棒,王黎娜为合作社带来了新气象。她试着将职场中的一些工作方法引入合作社,开设了农资配送仓库、农产品结算中心以及农产品检测室等一批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服务窗口。早上6点,农民们把新鲜采摘的青扁豆运到收购点,分拣、称重、装车后,十分钟左右,当场就能拿到现金。“我们给农户是当天结款,但是我们往下游市场批发销售所得的钱款一般是2个星期后才能到账,中间‘垫资’的这个环节,多亏了上海农商银行的支持。如果没有这笔钱,我们就不得不对应延长付款期,半年或者一年结算一次。好在上海农商银行帮我们解决了现金流动性的缺口,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农民,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王黎娜说道。

创业的路上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如同许多农作物一样,青扁豆也有品种退化的问题。2015年夏天,扁豆得了“菌核病”,大片枯萎,种植户几乎绝收。危急时刻,令王黎娜感动的是,上海农商银行并未抽贷,在了解情况后一如既往给予了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19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了资金托底,王黎娜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她请来农科院专家帮忙,找到病因和应对之策,最终度过难关。此后,王黎娜与交通大学、农科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选育青扁豆新品种,新品种抗病能力、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向农户推广,经济效益日渐提升。

“农业种植是一个前期投入较高、利润回收期较长的行业,做农业更是一项需要毅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事业。”王黎娜说,对于十年前的辞职决定,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十年来,在她的努力下,青扁豆产业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运行、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她带领14000多名农民,年产销青扁豆3.73亿元,做到了上海97%、华东地区70%的市场份额,让更多本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一路走来,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流动资金的支持、基础设施(大棚、道路)建设前期的贷款等,都受到了上海农商行的帮助。上海农商银行与我们一起经历过高峰与低谷,双方已建立起可贵的默契与信任。”

“从小父亲经常对我说‘成功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对社会奉献什么。’”2017年12月28日,王黎娜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受到国家领导的接见。在王黎娜眼中,父亲是产业的前行者。当她走上前接过父亲的“扁豆经”,才深切地体会到,身为产业带头人,他们的身上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他们父女二人深深的信任,这种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但是这份传承下来的责任也让王黎娜的创业脚步走得更加笃定,“我很幸运地遇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有机会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者。我也曾经迷茫过,但是现在我知道了,踏踏实实在这片土地上,做好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价值所在。”

周供华:创业让梦想“起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