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辟谣“信息泄露” 数据安全重要性凸显
多家银行辟谣“信息泄露” 数据安全重要性凸显
本报记者 王柯瑾 郝亚娟 北京、上海报道
近日,一则多家银行客户数据在境外黑客论坛售卖的网帖引起广泛关注,多家银行牵涉其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到涉及银行,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均回应“与行内真实客户信息要素不匹配”;农行方面则表示不存在客户信息泄露问题。
“每年都有银行大规模泄露信息的谣言。”一名银行从业者无奈道。不过,谣言的背后也反映出公众对个人信息数据,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的重视。
商业银行手握大量的数据,这对银行的数据保护工作提出高度要求。记者了解到,数据分类筛选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已有银行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在做好数据防泄密的前提下,对行内前中后台数据归类整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
涉及银行纷纷辟谣
一则“疑似数家银行上百万条用户数据正在被贩卖”的网帖引起较大风波。该网帖显示,被售卖的客户信息涉及农业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客户信息包括开户银行、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等。
消息一经传开,信息泄露是否属实、个人账户安全是否受影响等立即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不过,截至发稿日,网帖中涉及的多家金融机构向记者做出回应。
其中,农行方面表示:“经认真核查比对,我行不存在客户信息泄露问题。我行已向监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并准备向公安机关报案。”
兴业银行方面表示:“经过深入核查比对,确认其中所谓的‘兴业银行信用卡客户信息’与我行真实的客户信息要素并不吻合,不排除系不法分子伪造、售卖所谓银行客户信息牟取不当利益。”
浦发银行方面表示:“经排查比对,相关数据无我行账户信息,且与我行客户信息要素不符。不排除不法分子将不明来源数据冠以金融机构名义兜售,以牟取非法利益。”
上海银行方面表示:“我行对所谓‘上海银行客户信息’进行了详细比对,发现其所谓客户信息中并无我行银行账户信息,且与我行真实客户信息关键要素并不匹配。可认定该贩卖信息非我行泄露数据,不排除系不法分子为牟取不当利益伪造、拼凑、出售所谓银行的客户信息。”
同时,上述银行均表示,对于伪冒其信息、损害其商誉的不法行为,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外,上海银行方面在回复记者时补充道:“我行部署多层次网络安全纵深防御措施,能够及时发现、遏制网络攻击行为;制定了包括网络、数据、终端、互联网出口层面严格的管控措施。对于涉及客户信息的生产网络,实施封闭式管理;对开发、测试环境数据实施脱敏处理;对涉及敏感信息的业务系统,实施下载自动加密的技术;禁止USB口等外设的数据输出;通过技防和人防手段加强员工行为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