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力挺“独角兽” 商业银行瞄准新机遇
资本力挺“独角兽” 商业银行瞄准新机遇
“独角兽”的回A之旅已经起航,首批6只规模合计高达3000亿元的“独角兽”基金发行也已获批。一时之间,市场目光纷纷聚焦在“独角兽”上。
实际上,时下被热捧的“独角兽”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也是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的一轮新机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由于创新科技价值的逐渐体现,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打造“独角兽”和“独角兽摇篮”上已经动作频频,而银行的资金支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独角兽”和潜在的“独角兽”均能给银行带来可观的业务收入,不少银行已经专门为该类企业定制相应金融服务。
瞄准“独角兽”
随着十九大提出了“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在创新引领下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变革发展态势已经形成,而“独角兽”企业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为核心,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所谓“独角兽”企业,官方定义是指在中国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近期资本市场上“独角兽”概念的火爆,与回A股的背景及刚刚批复的3000亿元“独角兽”基金有着密切关系。从宁德时代的快速过会,到药明康德的IPO批文核发,以及紧随其后的小米递交上市申请等,政策和资本上对“独角兽”企业加快上市确实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同时,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新经济模式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而“独角兽”企业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毫无疑问的让“独角兽”企业备受市场关注。
“‘独角兽’企业在发展中可能与商业银行也会有各种业务上的合作。但是,‘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这需要银行区别对待。”一家股份制银行高管认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比较稳健,风险控制的模式也是保守的,而“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状况则多是几何增长,评判的是技术含量、创新能力、专利数据、市场情况等等。
“一旦‘独角兽’企业掌握了关键的核心技术,对于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也将起到很关键作用。”上述股份制银行高管认为,这种价值判断和风险判断需要摆脱传统银行风控的思维。
他认为,近年来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涌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亦是一种“练兵”。在服务这类科创企业时进行流程重塑,探索出更加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路径。
银行竞逐市场
“独角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一轮热潮也让商业银行看到了机遇。6月6日,农业银行作为首家国有大行发布了《“独角兽”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此指导并推动银行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做好“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在该《方案》中,银行分析了“独角兽”企业概况与分类特征。通过梳理主流研究机构发布的“独角兽”企业榜单,总结了“独角兽”企业的主要特征,并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中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独角兽”企业进行了分类。同时,银行还明确了“独角兽”企业服务原则与目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