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1月19家获批筹建 农商行扩容提速

2021-08-07 11:30:18

 

来源:互联网

1月19家获批筹建 农商行扩容提速

银监会官网公告显示,仅2018年1月,就有19家农商行获筹建批复,10家农商行获开业批复,范围涉及辽宁、黑龙江、河北、云南、广西、广东、青海、山西、浙江等地。

分析认为,农商行在支持农村金融薄弱环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批小型又贴近农村的金融机构支持,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很有好处。未来农商行依然在增量提速阶段,但也会与加强监管规范并举,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三农”。

农商行开闸增流

《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银监会官网公告统计,2017年全年共有102家农商银行获批筹建,主要集中于四川、云南、山西、浙江、辽宁、黑龙江、广西、广东、青海等地。

进入2018年1月份,有19家农商银行获批筹建,10家获批开业。与之相比,2016年1月获批筹建及开业的农商行有15家,而2017年1月获批筹建及开业的农商行则为12家。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表示,从宏观趋势上来看,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一直是近年来银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2017年以来这一任务更加紧迫,且经过过去几年的积极筹备,很多地方农信社已经具备转制条件,多个因素影响下,导致近来农商行新增数量快速上升。

2001年11月全国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成立,随后各地农商行相继改制成立。

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 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054 家,农村商业银行1114 家,农村合作银行40 家。

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提出了28条举措,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一号文件的发布,也增强了农信社改革的紧迫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农商行以农村为服务对象,填补了大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不足,为“三农”发展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对支持乡村战略很有好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商行发展不仅可以支持农村金融薄弱环节发展,还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因此未来农商银行增量依然会持续增加。

走“亲农”路线

农商行根植县域农村,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和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在杜晓山看来,在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问题上,并不适宜一刀切。他认为,推进农信社和农合行改制农商行主要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但实际上有些农信社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也有很多农信社受地方经济基础及自身发展等条件限制并不适合改制成农商行。

杜晓山还强调,从理论上讲,农信社是以合作制为基础的,在服务“三农”方面其服务对象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股东结构变化和利益驱动影响,农信社也出现脱“农”的问题,因此监管当局在推进农信社向农商行改制的进程中,也在强调其不能脱离支农支小的服务宗旨。“不过农商银行也存在资金外流城市的问题,因此农信社改制农商行重点还是要把控好‘亲农’的市场定位。”

与此同时,随着监管趋严,农商行受监管处罚案例也在大幅上升,业务结构、风控管理等问题凸显。

据银监会官网数据统计,2017年12月至今仅两个月内,就有十余家农商银行收到监管部门罚单,其中蛟河农商行、环城农商行、舒兰农商行、永吉农商行等银行因违规从事投资活动被罚款9204万元。

连平表示,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发展的短板,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薄弱环节。另外,农商行作为小型金融机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农商行发展的优势所在,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增量发展依然是大趋势,同时也将强化监管规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杜晓山指出,与其他银行相比,从农信社改制过来的农商行在乡镇上网点更加密集,且更懂“三农”,有着较强的地缘优势、人员优势和血缘优势,未来还是要立足“三农”,走小而精、多而散的发展之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