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小微规模突破2万亿 直击融资“痛点”
工行小微规模突破2万亿 直击融资“痛点”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南京、台州报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银行社会责任的提升,国有银行逐渐成为小微企业贷款的主力军。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获悉,截至2016年9月末,该行对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已达20167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的商业银行。
然而,一方面随着新兴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在小微市场,以工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已不再是“一家独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增加,传统金融机构向其放贷的规模面临缩减。面对这些挑战,传统金融机构要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并非易事。
为保卫自己的市场份额,近日,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代表,工行抓住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通过改进服务制度和产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时面临的“资金链”、“担保链”等突出风险问题,进一步提升贷款规模,提升放款效率。
机制创新提升效率
10月下旬,中央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布的《2016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1至9月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08万亿元,同比多增6364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44.3%,比去年同期占比水平高15.1个百分点。
对于小微企业贷款数量的增加,近日,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日益旺盛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以长三角小微企业集中的市场为例,小微企业市场资源丰富,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了对小微企业支持的力度,也吸引了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新型金融机构。
面对竞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摩拳擦掌,抓住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保卫自己的市场份额。
以工行为例,据工行台州分行副行长陈霖认为,国有大银行也能服务好小微企业,工行有客户规模效应,贷款利率更低。陈霖介绍道,该行的小微业务以前主要针对百万元以上贷款的企业,现在也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有小额贷款需求的企业。
记者从工行获悉,截至2016年9月末该行对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已达20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成为国内首家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的商业银行。
近年来,工行始终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战略性、基础性、核心性业务,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放款的效率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为加快放款,工行在制度方面进行了革新。
工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小微金融业务中心副总经理赵静告诉记者,该小微金融业务中心于2015年11月获批,成立后,有效地整合了前、中、后台业务资源,实现客户识别、业务承接到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流程的联动,实行前中后台“一站式”服务,全面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融资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截至9月末,该小微金融业务中心共放贷320亿元,申贷获得率达94.3%。
据了解,截至9月末,工行已经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地级市和县域广泛设立了179家小微金融业务中心,这些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超过2800亿元,为3.4万家小微客户提供了融资支持,贷款增速和不良率均保持在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