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数字化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2021-08-07 10:41:10

 

来源:互联网

数字化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平均每贷款1元,可以增加其人均收入0.2018元,人均贷款1.1万元,收入增长相当于增加一个外出务工人员给家庭带来的人均纯收入,或人均增加3.2亩耕地带来的纯收入。”

这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研究团队针对多个样本地区金融服务改善前后对比显示:通过有效增加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信贷服务,农户能够显著地增加收入。

显而易见,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这一命题是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关注焦点。据悉,包括《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在内的3个关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将提交G20峰会讨论,通过后将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引性文件。

“全球范围内大多数经济体都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困境,数字普惠金融或能成为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G20数字金融专家组专家、B20“中小企业发展”议题组成员,网信集团CEO盛佳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征信缺失“软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举行的“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透露,3份提交给G20峰会讨论的文件分别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高级原则》)、升级后的《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

其中,《高级原则》共有8项,涵盖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法律和监管框架、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数字技术和金融知识普及等内容。

最引人关注的是,与以往提及的普惠金融相比,此次的讨论被打上了显眼的“数字化”标签。

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其含义是:以有效的方式使金融服务惠及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通过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

这一理念下的尝试包括,孟加拉的“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等,通过小额贷款为农户和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但是这些模式由于属地化、非标准化的特点,目前仍然没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复制开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看来,一个重要的症结在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我国现行的以央行为主导的征信系统在数据覆盖面上尚不能完全满足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

GPFI(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机构)是G20框架下专门研究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组织,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发布G20普惠金融指标。

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按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可获得性和质量等三个维度制定了29项指标。尽管多个指标上中国处于领先,但是中国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仅为9.55%,低于G20国家14.87%的平均水平;在信贷市场的信息障碍方面,中国得分为50分,也低于61.84分的G20平均水平。明显的短板正是来自于征信信息的缺失。

调查表明,中国现有的征信系统覆盖率仅为38%,大量用户金融需求由此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普惠金融客户分散、金额小的特性又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网点运营成本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