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项目折戟 国海证券恐生变数
保荐项目折戟 国海证券恐生变数
近一段时间,国海证券(000750.SZ)诸事皆不顺遂。
6月24日,证监会公告,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博设计”)首发申请未获发审委会议通过。而该公司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
在首发保荐项目失利前一个月,国海证券刚刚收到股转系统开出的“罚单”。而再稍早之前,4月初公司两名资深老董事双双辞职。
如今适逢国海证券配股公开发行推进期间,市场担忧上述种种事件或影响到公司配股的顺利进行。《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发函询问,公司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筑博设计只是公司保荐的项目之一,其不通过并不构成重大影响。年报显示,国海证券投行业务2015年营收8159.74万元,同比增长174%。“配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通过股东大会,正待有关部门审核。”
被指内控不完善
除了IPO监管收紧外,重组并购、甚至股转系统的核查也在全面铺开,不少保荐机构压力倍增。
IPO审核收紧,今年以来已有7单首发过会失败。6月24日,2014年就发布招股说明书、IPO筹备已久的筑博设计,也被发审委“驳回”。在筑博设计两年多的IPO之路上,担任其保荐机构的正是国海证券。
根据发审委公告,发审委要求筑博设计保荐机构说明公司已中止、终止项目确认收入而不再退款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确认收入的1亿元余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及2015年利润率同比大幅提高背景下,今年中报的财务等指标匹配合理性发表核查意见。
此外,在上述公告中还提及,筑博设计在申报材料里显示有一起金额在876万元余的诉讼尚未收到二审判决结果,但发行人、中介机构核查认为该案件胜诉可能性超过50%。发审委要求保荐代表人就该事项发表核查意见。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提及,“对于投行来说,IPO保荐过会被否的情况很常见,不过今年明显有收紧趋势。此前一周之内发审委审核4家就否决掉了3家。同时过会被否原因很多,并不能全部归结为保荐机构的责任。”
而IPO审核“收紧的趋势”,令不少投行人士都倍感压力。“现在证监会对企业的各种质疑越来越详细,而且更多集中在信息披露方面。”某深圳保代提及。此前被否3家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虽然信息披露不够完整、充分不一定是企业最关键被否因素,但“这也表明在细节披露上,企业要有更多重视”。
未来国海证券的项目发行方筑博设计会否继续“二进宫”、是否会更换保荐机构,记者发函至筑博设计,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而对于国海证券而言,如上述接受采访的券商人士所说,IPO保荐项目的失利或并非其投行责任。但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5月26日,股转系统连发5条对券商的处罚公告,其中就涉及国海证券。
根据股转系统公告,2015年12月24日,国海证券提交《后续加入做市申请》为揭阳科技股票提供做市报价服务,但提交申请时揭阳科技仍为协议转让方式。股转系统公告指出,这反映出公司做市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
同时,股转系统在2016年3月14日至3月15日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在“杰西医药”“华富储能”项目结束后,工作底稿由项目人员自行管理,未统一归档,未健全和落实工作底稿归档保管制度。因这两个问题的发现,股转系统决定对国海证券采取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记者就公司股转系统提及的相关问题采访,国海证券方面表示,公司在股转系统规定时间内上报了相关承诺函,并按要求做好相关内控管理,防止违规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