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宝回应女生裸照借款遭威胁:受害者应在第一时间报警
借贷宝回应女生裸照借款遭威胁:受害者应在第一时间报警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针对近日网上传播的“女大学生用‘裸照’作抵押借款 利滚利12万变25万”一事,事件涉及的网贷平台借贷宝日前表示,目前对相关事件仍在调查中,如确有相关事件发生,建议当事人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或向借贷宝客服反馈,公司将积极协助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也将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裸持”的借款人林晓(化名)表示,今年2月,因为创业开网店需要进货,她通过“借贷宝”向平台上的“熟人”借了500元钱。“一次借一周,一周的利息是30%,还的时候要还650元。”一周后,因为“逾期”还不上这些钱,林晓又在平台上发布借款标,向其他“熟人”借钱还上第一笔借款。
所谓“熟人”是使用借贷宝的成员间的核心关系,一个人想通过借贷宝借到钱,只能向其添加为“熟人”的联系人借钱,而其他用户则看不到此人的借款信息。借贷宝平台方默认“熟人”之间是相互熟识的,所以平台不承担借贷风险,而由借款人和出借人双方自担。
但是这里的“熟人”却往往不是真正的熟人。林晓称,在平台之外,一些需要借款的学生和出借人都在几个QQ群里,想借多少钱、什么时候还,这些条件谈好后在借贷宝上互相添加好友,而这些人其实互相根本就不认识。这种“假熟人”的借贷关系往往伴随着高利贷。
林晓借的钱越来越多,30%的利息下,很快500、1000的小额贷款就满足不了林晓拆东墙补西墙的需求了。“这时候就看到群里有中介说,女大学生可以‘裸持’借款,即使有‘负债’也没关系,发送裸照给老板就能借到更多钱。”
林晓回忆,通过中介,她联系了一位出借人,对方要求林晓发送自己的生活照、姓名、身份证、家庭地址和家人联系方式,以及几名同学的联系方式,并索要了林晓手持身份证的几张裸照和视频,核实信息后借出了5000元给她。即便“裸持”,能借到的也依然是周利率30%的高利贷,毫无悬念,林晓最后根本还不起。
“裸持”借款逾期后,林晓曾遭到借贷宝平台的催款,此时,出借人也开始威胁她。“他们就威胁说还不上就把裸照发给家人、发给朋友。”高利贷越滚越大,林晓通过借贷宝平台总共向15人先后借款12万余元,但只短短4个月时间,债务就已经滚到了25万余元。这些借给林晓钱的人里,没有一个是她真正认识的人,全都是“假熟人”,林晓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越滚越大的债务还不是最致命的,林晓的裸照捏在3个人手里,只要林晓不能按期还钱,他们就威胁将林晓的裸照公布到网上,并发给她的家人和朋友。林晓被逼得没有办法,最终只得将此事告知家人,在家人的帮助下,林晓开始慢慢还清这些高息贷款,“但到现在还有将近6万元没还上”。
现在,林晓更担心的是,裸照在出借人手上,即使还清了贷款,会不会仍然被拿来威胁自己和家人,问他们要钱,“而且裸照一旦被发布到网上,后果也不敢想象”。不仅如此,在一些借款群中,女大学生“裸持”借款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通过“裸持”可以借款的金额是普通借款额度的2至5倍,但逾期未还将面临裸照被公布的威胁,甚至有借款人威胁“裸持”借款的女生提供性服务。
对于网曝女大学生 “裸持”借款遭威胁一事,借贷宝表示,第一时间已经注意到网络传播的相关信息并高度重视,立即对该事件开展调查。对微博所提及的相关当事人,目前从后台客服系统还没有查到相关用户信息。借贷宝辗转找到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多次致电和发短信试图表达关心和提供帮助,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事实上,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在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尤其是校园贷市场中,恶意放贷人要求受害借款人拍裸照做担保的方式完成非法高利贷放贷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一些借款人为了快速获得超出偿还能力的借款,铤而走险向专业放贷人(甚至是不法分子)借钱,利用微信、短信、qq等沟通工具“押裸照”,绕过平台及政府部门监管。
借贷宝称,此类贷款行为和放贷团伙已经涉及违法犯罪。希望用户不要听信、轻易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借款。如果有用户遭遇到了类似事件,建议受害者应存有相关证据,在第一时间报警处理。借贷宝作为平台一定会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流程,如果用户通过线下协议致使实际借贷利率超过平台最高年利率24%的限定,借入方若提供有效证据,借贷宝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争取帮助其减免不合法的部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以性、隐私做借贷担保,无论是传统年代,还是互联网时代,是长期存在于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市场中的。“裸条”网贷乱象,可说是传统高利贷在网络社会的延伸。
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实充当的只是一个中介工具和信息通道。就像过去我们用现金和刷卡消费,现在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这样的网络支付工具消费,更加便捷和安全。高利贷团伙的交易名义上是在互联网平台交易进行,实际上是个人约定,是私下交易,往往以私下约定为准,绕过了平台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利用在线工具实现的线下的违法高利贷行为。”
目前,多数合规经营的平台也在致力抵抗高利贷,例如平台上的借贷双方必须签订规范的借贷协议、按照国家规定对借款利率限定范围、有实名身份认证等一套风控措施。客观上,这对推动民间借贷市场走向规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仍然难以完全排除有人滥用平台。
很显然,“裸条”事件,反映出互联网金融迎来蓬勃发展的当下,用户在风险教育、信用意识上的不成熟。尤其是自身缺乏稳定收入的大学生群体,频频因为不理性借贷酿成悲剧。另一方面,非法高利贷仍然是难以拔除的行业毒瘤,它们将“生意”拓展到互联网平台,对平台和用户构成双重侵害,唯有监管机构与网贷行业形成协同机制,对非法高利贷进行共同打击,才能让普惠金融真正惠及更多人。
(中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