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价之谜
铟价之谜
“泛亚崩盘是迟早的事,行业内早就看到泛亚模式的巨大风险了。”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泛亚极具迷惑性的辞令曾一度蒙蔽了监管者以及投资者的眼。
泛亚号称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其中铟、锗、钴、钨、铋、镓、锑等7个品种的交易量、交割量、库存量为全球第一,特别如稀有金属铟的库存量达到了全球的95%。
然而,此种被泛亚称之为“洞庭湖”的收储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一座“堰塞湖”。高价收储的铟只进不出,通过人为操控制造盘面虚假的繁荣,为了维持投资者、交易商以及泛亚等各方利益,泛亚必须保持铟价每年上涨约20%;与此同时,每年还必须保持约2.5倍的新进资金。
如果一旦资金进入减缓,收储停滞,铟价下跌,“堰塞湖”必然溃坝,留给投资者的将是一纸库存仓单。
铟价单边上涨
铟属于稀散金属,并没有单独的矿床,它以微量伴生在锌、锡等矿物中。提炼铅、锌、白银等金属形成的矿渣中也含有铟。铟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合金制造、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目前,铟是制造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幕不可缺少的材料。
这或许是泛亚大量收储铟的缘由之一。
“但泛亚的收储模式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业内人士一阵见血地指出,先不论铟究竟有没有收储的必要,单从收储的概念来看,收储一般通过现货市场寻找价低质优的产品进行收储,不可思议的是,泛亚的所谓收储却是始终高于现货市场价格进行的。
从泛亚铟价格走势图可见,2011年11月28日,铟价为418万元/吨,2012年11月29日为523万元/吨,2013年11月28日为625万元/吨,2014年11月28日为714万元/吨。
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铟业分会的数据显示,2012~2014年,泛亚的铟价格普遍高于市场25%~30%,并且每年保持约20%的价格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2~2014年间,受国际、国内经济影响,黄金白银以及铜、钢材等金属呈下跌之势。
泛亚铟价为何逆市上涨,为何要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储,收储的资金又从哪里来?
这要从泛亚的交易模式说起。泛亚通过日金宝(资金受托)产品,由投资商提供资金给交货商在泛亚提供的交易平台买卖(参见B10版《日金宝变脸记》)。交货商需每日支付万分之五的委托日金费(递延费),泛亚扣除各项费用后,投资商每日就可获得万分之三点二九的受托收益。
其中交货商由泛亚认证。目前,泛亚认证的铟的交货商有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都银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五鑫实业有限公司、昆明鸿鹄有色金属厂、广西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昆山经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柳州英格尔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
投资商通过代理机构开户,并将资金打入泛亚账户。按照泛亚的说法,是为实体经济融资。但现实操作却是,投资者将资金打入泛亚账户后,交货商拿走80%资金并按照泛亚的盘面价格交货,同时留下20%(保证金)并开出多单持仓,实际并不平仓。为此,交货商需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委托日金费(年化利率18.25%)。其中,投资商通过资金受托业务可获得年化利率13.5%的收益,两者之间的差价由泛亚以及代理商瓜分。
而投资商手中则持有卖出空单持仓以仓单形式持有。
拆东墙补西墙
如何促使拿走80%资金的交货商仍有意愿交货呢?泛亚采取了电子盘价格高于市场价约25%~30%的价格收货,同时,每年维持铟价上涨约20%,这就保证了交货商一方面有利可图,另一方面,第二年不需再交20%的保证金。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泛亚铟品种目前盘面价格740万元/吨来计算,交货企业每交一吨货给泛亚,就可以拿到740万元的80%即592万元的货款,按照铟价2014年年底未大跌之前的现货价格520万元/吨计算,交货商可以轻松赚取72万元/吨的差价。另外20%即148万元作为保证金留在泛亚资金池中。
“卖出货的厂家,同时自己做一个多单,由于泛亚盘面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所以做多单的厂家不可能真正买货,高价卖出的货已经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所以20%的保证金就没打算要。”多位熟悉泛亚操作模式的业内人士表示,“从盘面看,价格有涨有跌,但总体上涨,泛亚电子盘通过人为操控营造一个交易活跃的假象。这个其实很好辨别,可以看看他们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哪些是多头,哪些是空头。”
由此不难看出,交货商赚取的利润,泛亚、代理机构以及投资者的收益均来自投资者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