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连续9周静默 降准降息渐行渐远?
央行公开市场连续9周静默 降准降息渐行渐远?
【中国经营网注】昨日,央行在例行的公开市场交易操作日中再次保持沉默。不过,与此相反的是,有分析认为,市场对降准或降息的预期仍然十分强烈。那么,这份预期是从何而来呢?文章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本周四(6月18日)是例行的公开市场交易操作日,但央行依然保持静默,这已经是公开市场交易连续18次无操作。
公开市场交易长时间的无操作,使得市场似乎对它不再有什么期待了。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利率(Shibor)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低息不差钱”成为一段时间的常态。但是,目前众多机构的分析显示,市场对降准或降息的预期却仍然十分强烈。
缘何如此?降准降息预期来自哪里?
首先,5月份工业增加值连续第二个月加速上升,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企稳。用彭博经济学家欧乐鹰的话来说,放宽政策的紧迫性虽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发表文章称,从政策调整到对实体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大概需要6至9个月时间。现在距离央行去年11月底降息刚好超过6个多月,已有初步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正在企稳。欧乐鹰称,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保持7%的目标仍需各方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然显得过于紧。低通胀意味着实际利率偏高,信贷增长正在放缓,实际有效汇率过去一年上涨13.7%。
经济企稳迹象肯定会降低进一步放宽政策的紧迫性,但仍将有更多降准或降息类的政策落地。对资本外流的担忧意味着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因此,国内政策成为焦点所在。
欧乐鹰认为,三季度降息可能性很高,更多用于支持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项目的定向宽松措施似乎势在必行。
另外,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是央行这一轮降准降息的积极预言者。目前他依然认为降准降息不会停止。他的分析基于5月的一些金融数据,由此认为6月可能再现降准。
刘东亮称,5月社融和信贷数据出现改善,总量有明显增长,贷款从7079亿元增至9008亿元,社融从1.05万亿元增至1.22万亿元,在融资放量的情况下,M2增速也出现触底回升,脱离年内低点。总体来看,5月金融数据有所改善,但对实体经济意义有限,作为先导数据M2触底回升信号较为积极,如果6月M2增速进一步回升,且居民和企业户中长期贷款能保持增长,则有利于后续经济数据企稳。但目前实际利率依然高企,限制了实体经济融资能力,央行有必要持续降息、降准。在调降基准利率的同时,释放长期限资金以压低长端利率。预计最快6月就有可能再次见到降准出现。
从货币市场的价格来看,中诚信分析师余璐称,央行目前在公开市场上连续停止逆回购,公开市场继续保持平衡。受新股发行、半年末因素以及MLF到期的影响,目前资金面较此前略微收紧。总体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考虑到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仍需要资金面的护航,若资金面承压,不排除央行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平抑资金波动,因而市场对资金面宽松的预期仍会持续,短期内货币利率水平或维持低位波动态势。
不过,另一些重要数据支持央行的政策行动会稳步推进,而没有必要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这个数据就是目前还处于不定期公布的中国失业率。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5月份调查失业率为5.1%,略低于前月水平。欧乐鹰认为,推测2014年初以来的趋势,即失业率企稳于略超5%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由于经济刺激措施促进了需求,劳动力市场甚至正在略微转强,反映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和服务业正在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力人口的萎缩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官方此前表示,如果失业率上升,将予以更加激进的政策回应。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表现可能成为政策行动稳步推进的理由之一。
(编辑: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