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重要海运港口吞吐量创新高 中国出口回暖“意料之外”

2020-09-30 17:51:00

 

来源:互联网

重要海运港口吞吐量创新高 中国出口回暖“意料之外”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近日,上海市官方媒体《解放日报》的一则不起眼的新闻,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的背景下却披露了一个重要数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90万箱,创下历史最高。

这个纪录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贸易的影响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取得的。上海港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环节中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中日、中美、中欧海运航线的重要桥头堡。上海港的运力情况,一直被视为中国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晴雨表。

中国外贸的迅速回暖,已不容质疑。而海运的兴盛,一方面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最早得以控制,产能最早得以恢复,成为全球范围内经济运行最重要的供给方;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航空业大衰退,以及“断航”等影响,也使得大量贸易运输需求转向海运。但无论如何,中国在其中的角色,都殊为独特。

繁忙海运

“我们知道上海港的情况,但那不是孤立的,实际上,从5月开始,中国几个主要的港口,行情都非常火爆,我们都觉得像坐过山车,2月份的时候,想不到现在会是这样。”9月29日上午,一位长期在南方某大型国有港口企业工作的业务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他的工作是揽货,直观而言,就是联系客户、货代,为港口承揽业务。他们的收入结构是底薪+提成的方式,会根据承揽到航运业务的数量等指标,发放提成或者奖金。他告诉记者,疫情出现之后,特别是看到全球疫情蔓延之后,他对收入的预期非常悲观。而据记者了解,在5月以前,他和他的同事的收入,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但是,这一局面从5月开始改变。“5月开始,业务明显多了,越到后来越多,我们最开始还很奇怪是为什么,但后来和上海港、青岛港的同行交流,发现都是这样,揽货都能揽到手软,发到南美、印度、日本和美国的货都有比较多的增长。”他告诉记者。

他提成收入的增加,在一个月左右的迟滞期过后,开始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中显现。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前八个月出口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超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而这其中,还包含着“触底”的一季度。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组测算性数据则认为,中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有所提高,该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中占据17.2%的份额。在此之前,世贸组织曾经于2019年公布了一组数据,认为中国占全球贸易的市场份额为13%左右。

“2~4月份,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停航较多,部分主干航线甚至一度高达40%暂停,欧美自身进口量大幅度减少。伴随全球疫情的持续和美国家庭消费增长,补库存和旺季因素叠加,二季度欧美航线集装箱需求在6月份后出现了明显上升,7~8月份甚至出现部分采购商抢货现象。”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助理、国际航运研究所所长张永锋说。

“到我们港口的主干道路,现在经常堵车,原来我们比较烦这样的拥堵,但现在觉得,这是好事。”前述国有港口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堵车越长,我们提成越多。”

这一切,在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叶镇藩总船长看来,中国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他告诉记者:“从年初骤降,到5月份开始恢复,因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其他国家产能恢复慢,而中国最先恢复。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集装箱班轮航线中,太平洋航线出现爆仓和运价飙涨的原因。”

美线暴增

在这一波海运暴增的行情中,中美航线和运价的上涨格外突出。

中国海关拥有中国最权威的出口统计数据,海关按月发布的数据,实际上就是中国出口以及世界贸易的“心电图”,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之下,以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不断增大的情况下。

数据从6月开始“跳动”,如果以货物目的地为美国——这个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来看,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从6月份开始增加,2020年7月,这一科目下,海运数据同比增长了12.5%,环比则增长了11.2%,8月的数据则更为明显,同比增幅高达19.9%。

而跨太平洋航线中,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东岸和美国西岸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最多。即便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美航线的贸易量实际远大于预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