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南京浦口巨变:滩涂变家园

2019-09-28 08:15:00

 

来源:互联网

南京浦口巨变:滩涂变家园

1997年,福建商人陈德善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桥头堡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除了村庄,就是滩涂。路面坑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说,“我的事业就是从这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见证了过去20多年来南京浦口桥北地区的沧桑巨变。”

陈德善的公司主营陶瓷建材批发。创业当年,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去年他的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元。二十余载辛苦打拼,业务规模增长了二十倍。他说,这里是他的福地,南京长江大桥是繁荣浦口经济的“吉祥鸟”。

如今,在桥北,像陈德善这样的福建商人有上万户。过去20多年,相信“爱拼才会赢”的他们,如同候鸟般陆续来到这里栖息,用聪明和勤劳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桥北的发展。

翻开浦口区相关部门在1996年发布的文件,我们对这里发生的巨变,将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浦口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尤其是市场建设滞后,影响全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浦口具备发展大市场、大流通的优越条件,兴办批发、仓储、水运的潜力很大。”

这是一份极具前瞻性的文件,但时年29岁的曾焕沙来到桥北时,抱定的是一个朴素信念:滚滚长江是天赐的黄金航道,长江大桥更是飞架南北的交通枢纽,未来的浦口,有可能就是上海的浦东。

1996年5月,曾焕沙在桥北一次性投下320万元——这是此前在海南做建材生意积攒下的全部家当——建起桥北第一座超大型建材批发市场“红太阳商业大世界”。

市场起来了,如陈德善一样的中小微商户从全国各地陆续赶来⋯⋯如今,江苏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户数有800多万户,光在弘阳集团的家居建材装饰与购物中心平台上,就活跃着上万家中小微商户。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营企业贡献了经济总量的“56789”——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

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极目北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116米的江北新区地标性建筑——弘阳之星摩天轮,周边高楼鳞次栉比,商业人气兴旺,到了晚上这里更是一座灯光璀璨、人流如织的不夜城。

如今的浦口,已成为“江北明珠”,是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新增长极,更是南京自贸区和国家新区江北新区的所在地。

二十多年,浦口新旧两重天,滩涂变家园,就像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20多年的城市化给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所带来的改变一样。背后的道理,无不是勤劳勇敢、勇于拓荒的中国人,不断实现的一个个中国梦。

“争气桥”下 浦口换新颜

陈德善口中的“吉祥鸟”——南京长江大桥,有个更响亮的名字:争气桥。

“天堑”长江曾是京沪铁路的瓶颈。文献记载,1958年火车轮渡运力提高到每日100渡,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同年9月,国家批准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并选定桥址。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桥梁专家曾断言,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在南京、浦口之间无法架桥。然而,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建设者建起了这座“争气桥”。

浦口区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南京长江大桥带来的红利。1989年,浦口区在桥北设立收费站,筹集资金将狭窄的桥北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极大地改善了桥北交通物流状况。

陈德善回忆说,收费站的开通及车道的拓宽,正是桥北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做建材批发生意,最看重的就是物流运输成本要可控。”他说,“桥北的地理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不但有长江大桥,还有便捷的水路运输,不但让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业务还能直接辐射方圆500公里,山东、安徽的客户,当时都来我们这里批发建材。”

到了1999年,大桥北路两旁已耸起楼群,云集数千商家。收费站附近,集聚了红太阳商业大世界等大型建材批发市场,从而使浦口一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装饰材料集散地之一,当年营业额近100亿元,地方税收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浦口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07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8.5亿元,是2002年的1.8倍。红太阳、金盛、苏宁、华东Mall等一批专业市场和重点项目落户浦口,桥北和江浦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业态初步形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