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自由贸易港区 上海自贸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首设自由贸易港区 上海自贸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全改方案》),在经历“总体方案”“深改方案”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进入3.0时代。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全改方案》最大亮点是设立自由贸易港区,自贸区改革更进一步向前推动。
“上海自贸区原来的口号是对标国际先进的开放水平,现在明确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对标目标越来越高,说明我们在深化改革方面的决心坚定不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全改方案》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
陈波认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又很明确地提出要对标香港、新加坡这样的自由贸易港区,国际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区能做到货物、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在这些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最大程度发挥自由贸易给当地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这是此次方案的最大亮点。
“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也是一个开放的新举措,有利于码头业务活跃度提高、增强竞争力。码头作业是受限制的,自由贸易港区就应该放开。”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告诉本报记者,自由贸易港区跟保税区有一个融合的过程,港区要有物理隔离状态,一线放开,进入港区是自由的,跟国际主要港口对接,享受开放政策,可以免税,但从港区进入内地要管住。
在谈及自由贸易港区跟保税区的区别时,陈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最早的保税区具有一定自由贸易的功能,但有局限性,局限在中间工业品的自由贸易上,也就是所谓的出口加工业,而不是一般商品的自由贸易。现在国际上有3000多个自由贸易区的说法比较模糊,大多数跟我们的保税区是一致的。咱们国家的自贸试验区更像一个自由经济区,在这样一个区域内,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进行开放性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尝试。
“自由贸易港区又比自贸试验区高一个级别,类似香港、新加坡,自由程度更高。这样的地方一般有物理围网,在这里实现完全的自由化,包括法律监管自由化,因此也可以出现传统保税区不能做的,比如期货贸易和离岸贸易。”陈波认为,自由贸易港区的对外开放力度更大,未来外国投资者在港区里投资、设立企业、资本跨境流动等可以得到极大自由,包括探索设立离岸账户等,对资本项还不是开放的国家来说,有利于国际资本在我们自由贸易港区设立全球性、区域性的企业总部,尤其是跟国际贸易相关的企业,更愿意把总部放到自贸港区。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船只可以在自由贸易港区自由出入,通过贸易便利化吸引外国船只、带动相关联的外资进入,促进经济发展。
对接“一带一路”
在进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3.0阶段后,上海自贸区的定位又有所调整,要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基于上海丰富的金融资源,增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更成为题中之义。
陈波告诉本报记者,上海自贸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直接对应海上丝绸之路,其升级和开放,显然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的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