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物流供给侧改革 政协委员周汉民建议降低物流企业税率
两会聚焦物流供给侧改革 政协委员周汉民建议降低物流企业税率
本报记者 周远征报道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提出“践行一带一路促进供给侧改革,关于现代物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建议”。周汉民表示,实施营改增以来,物流企业由于普遍存在进项抵扣不足的问题,比如占成本比重近3成的过路过桥费无法抵扣,这导致物流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他建议降低物流企业税率,或者实现路桥费也能抵扣。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交通部也了解到,2017年交通部将会加大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低成本。“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公路和水路两个方面共实现降低成本365亿元,2017年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继续降成本,能够再降400-500亿元成本。”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近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时如是说道。
李小鹏指出,未来交通运输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重点围绕降低成本、补基础设施的短板和服务的短板三方面展开。此外,还要抓紧细化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互联网+交通运输”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
周汉民在建议中指出,目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由过去的18%逐步降至15%,但仍比美国数据高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印度、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从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例来看,我国大约处在30-40%之间,发展中国家一般为15%-25%,发达国家则一般为10%-15%,同样反映了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他认为,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在于:公路成本高,特别是过桥过路费,平均占公路干线货运企业运输成本的30%左右;管理成本高,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2.6%,是发达国家的3-4倍,而管理费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制度性成本;效率低下,由于物流产业的集中低、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我国货运空载率在40%左右。
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市场规模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社会物流总额由2010年的125.41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19.20万亿元,复合年增速为11.8%。2016年前11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0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 0.1个百分点。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引发的线上交易热将传统实体企业的销售和服务范围大大扩张,由此引发的流通需求十分巨大。同时,个别地方在产业布局引导方面,过度以经济规模扩张为目标,盲目通过优惠政策扩张物流市场总量,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物流市场虽然需求逐年增长,但行业发展却始终未能达到同样的高度,物流产业的恶性竞争加剧,整体运输能力与行业规模极不匹配。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国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始终高于8%,其中工业企业的这一指标更是接近9%。有相关机构经过初步测算认为,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为工业企业节省超过9000亿元的费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超过6500亿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