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喊话 长三角主题公园大战一触即发
王健林喊话 长三角主题公园大战一触即发
2011年4月8日开始动工、总投资340亿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今年6月16日迎来开园。然而随着被吐槽消费高,设施出现状况等问题的爆出,加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公开场合喊话并不看好迪士尼的前景和财务状况,让业界翘首以盼的“米老鼠”经济体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米老鼠热潮的带动下,各地主题公园都在加速开建,蜂拥而至的资本都试图在“体验经济”热潮中分杯羹。迪士尼之外,环球影城、派拉蒙、六旗、乐高等国际主题公园品牌进入中国。据统计,仅2015年计划开业的主题乐园项目就有21家。再加上华东区域原本就盘踞着的中华恐龙园、欢乐谷、方特等十多家大型主题乐园,长三角主题乐园大战一触即发。
竞争几近白热化
米老鼠经济不容小觑,对于长三角的各主题公园来说,今年是具有分水岭意味的“迪士尼年”。长三角的主题公园竞争几近白热化。
由于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迪士尼在开设主题公园时处于强势地位,每个落户海外的迪士尼乐园都有多个城市争抢,颇类似申办奥运会。根据统计,香港为了争取迪士尼落户,当年的总投入超过36亿美元。
另一边,剑指旅游产业的王健林亦是踌躇满志,直言无锡万达城未来要超过上海迪士尼。在万达集团2015年会上,王健林表示,今年万达文化旅游城要落户1至2个发达国家,而且是轻资产模式。现在项目已基本确认。全世界除了美国的迪士尼,还没有其他国家的重大文化产品能向全球出口。迪士尼做了半个多世纪,全部项目加起来没到两位数。万达城品牌一定要超越迪士尼,走遍全世界。“上海迪士尼今年开业,一个项目前后花了20年时间,成本不知增加多少。无锡和广州两个万达城一定要做好,在旅游人次、收入两项核心指标上超过迪士尼,广州万达城要超过香港迪士尼,无锡万达城要超过上海迪士尼。”
“迪士尼不信中国有万达,实在不应该来,因为我们有一个战略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上海只有一个迪士尼,万达城在全国其他地方开了15到20个。这个乐园跟另外一个乐园完全不同的业态,不断地创新,室内室外结合。”王健林表示。
面对上海迪士尼刮起的“米老鼠”风潮,常州恐龙园负责人许晓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开门迎劲敌”的态度。许晓音说:“和高手过招,是倒逼自身精益求精做强做大。去年,我国旅游业投资过万亿,其中半数份额集中在主题公园领域。业界表示,不断创新和高投入是主题公园的两大特点,迪士尼的进入,对于全行业是利好,不仅壮大了行业,其标杆效应将助推本土主题公园发展水平。”
面对迪士尼的到来,常州恐龙园已经“走出家门”,在兰州参与 “西部恐龙园”的开发与运营;从而迈开 “全国化战略”的步伐。
在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赵晓马分析看来,迪士尼的出现无疑会影响长三角游乐园市场的竞争格局,但相对于区域内其他颇具影响力的乐园如常州恐龙园、欢乐谷等,迪士尼主打文化牌,同时也定位中高端消费者,价格的差异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分流,在最初的入园热潮过后,迪士尼可能吸引的更多的是高消费人群。初期来看迪士尼的出现可能会使其他乐园的人流降低,甚至是“虹吸现象”。但长期来说,迪士尼对于长三角游客总量的增加做出的贡献反而有可能促进其他优质游乐园的出现和发展。
迪士尼之忧
日前,王健林公开表示:“我曾经说过,迪士尼只是一个室外乐园,有它的优势,就是IP比较多,反过来成为一个包袱,只会就原来IP产品做扩张,很少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东西。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上海完全做室外游乐项目,我个人觉得,气候不是那么有优势,夏天雨多,梅雨期几十天,冬天也比较冷。现在已经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鸭为之疯狂的年代了,完全克隆以前的IP形象,克隆以前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创新。”
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主题乐园的发展也有中国国情:迪士尼的发展是先有米老鼠的形象,再有内容,有动画片,然后是乐园体验,最后靠衍生出的商品与文化盈利,然而这条道路在中国却难走通。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波谈及迪士尼进入中国表示:“中国动漫产业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好的形象作品可能因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而不能走得更远。因此我们先做园再做动画片,以内容夯实体验基础,最后延展主题公园价值链,从单一恐龙园到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当然,在业界看来,迪士尼发展还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高昂的成本。上海迪士尼花费55亿元,在王健林看来,这么高的成本,断定只能采取高价格来维持财务平衡,高价格会流失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