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我国计划投入6000亿元搬迁1000万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我国计划投入6000亿元搬迁1000万贫困人口
本报记者 李艳洁 北京报道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5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将搬迁1000万贫困人口,其中2016年计划搬迁200万。刘永富称,将投入2500亿财政资金和投放3500亿金融债,将居住地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容易破坏环境两种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
4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以前有序退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这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10年。
搬迁人均补偿6万元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标准,2015年的扶贫认定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55元以下,目前我国尚有5575万贫困人口。不过,刘永富称,目前有12个省市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一般在4000元左右,高的到了6000元以上。这意味着我国贫困人口数超过5575万。
国务院扶贫办称,目前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不少人居住在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生态脆弱地区,即使花很大代价帮助扶贫,也是暂时脱贫,很快会返贫。
刘永富介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计划投入财政资金2500亿的资本金,再放3500亿的金融债,搬迁1000万人口。“以前是没有这个政策的,搬迁一个人只有6000元的补助,现在将包括盖房、基础设施配套、后续产业等综合计算,人均补助达到6万元。”刘永富表示,这个资金投入规模已经考虑到我国经济下行因素,不会缺钱。
刘永富称,2016年计划搬迁200万人以上。“各地的积极性很高,原计划要搬300多万,我们商量后决定先积累经验,以后再逐步增加。”
刘永富介绍,搬迁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往县城和中心乡镇搬迁,县城和中心集镇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共服务,比如学校和医院。一些贫困人口已经或者将要出去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那么把父母接到县城和中心镇看病就方便了,小孩上学也方便,出去打工也节省了路程。
“第二种是搬迁到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政府盖好保障房,每家保证一人以上通过培训能够就业。第三种是仍然在当地,但是搬到交通稍微方便的地方,比如离公路近、离水源近的地方,就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刘永富表示,这些做法是在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如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建设的闽宁镇,将原本居住在干旱地区的人口搬到移民小镇。“搬迁1000万人并不是突然的想法,以前投入不够,有些地方搬迁成本太高。这次力度加大、政策更加优惠。”
对于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刘永富表示,“脱贫攻坚是需要花钱,但是也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易地搬迁这样投资6000亿元的大工程,对化解钢材、水泥过剩产能也是有帮助的。几千万个家庭脱贫以后,消费的边际效益很高,将是新的内需增长点。”
此外,刘永富表示,很多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可以通过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绿色产业,如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杜绝脱贫造假
如何确定已经“脱贫”,从而免除优惠待遇?江苏大学给出的标准是每月手机话费在150元以上,取消贫困生资格。5月6日,江苏大学学生处将21人取消贫困生资格,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
刘永富表示,脱贫应该有全面综合标准,年收入达到2855元是最基本的一条,但是光这一条达标不能认定“脱贫”,如果小孩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或者看不起病,房子不安全,都不能算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