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刺激”再袭 “中式宽松法”旨在宽信用
“微刺激”再袭 “中式宽松法”旨在宽信用
中国经济仪表盘上的最新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依然任重道远。
最新出炉的9月份物价与外贸数据显示,实体经济需求放缓的势头仍没有停止。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9月份进出口数据,出口出现小幅改善,但进口依然持续下滑,衰退式贸易顺差居高不下。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CPI同比增长1.6% ,升幅较8月份的2%有所回落,也低于预期的1.8%;而PPI同比下降5.9% ,与8月持平,为连续43个月下滑。
这一背景下,央行再度打开货币政策的工具箱,这次拿出的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
10月10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人民银行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有分析称,这有助进一步为实体经济增加信贷支撑。
“国内需求依旧疲软,而通胀明显回落,将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更大的空间。”受访经济界专家称。
弱需求促“稳增长”加码
对于9月份CPI同比涨幅比8月回落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这主要原因是对比基数较高。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CPI涨幅主要“推手”的食品价格9月份环比下降0.1%,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猪肉价格虽然连续第5个月环比上涨,但涨幅为0.4%,比8月回落7.3个百分点。而且从9月份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旬报监测情况看猪肉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显然,此轮猪周期行情对通胀的影响力并不显著。
与CPI走势相比,更令市场关注的是,9月PPI同比下降5.9%,降幅与8月相同,但环比下降0.4%,降幅比8月收窄0.4个百分点。
“这主要原因一是多数工业行业环比价格降幅缩小,其中,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价格分别下降2.2%、0.5%和1.0%,降幅比8月分别缩小3.9、1.8和0.7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工业行业环比价格由降转升。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价格上涨0.7%。”余秋梅解释。
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价格下降合计影响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3.4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58%左右。
“这反映在经济增长触底之后,国内经济传统需求依旧疲软,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后续稳增长政策的跟进将是今年增长保7%的关键。”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
从外贸数据来看。据海关统计,相比8月份,9月份出口降幅从8月的-6.1%收窄至-1.1%;但进口继续恶化,同比增速从8月的-14.3%下降至-17.7%。
“在进出口走势背道而驰的背景下,贸易顺差依然居于高位3762亿元,本质上依然属于内需弱于外需所造成的衰退式贸易顺差。”章俊称。
无论从OECD(经合组织)领先指数,还是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还是出口PMI等各项领先指数来看,全球经济依然疲弱,并不支撑未来中国出口的持续改善。
“在确保消费作为增长稳定器的作用不变的同时,应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对政策相对敏感的基建投资。”章俊说。
在这一背景下,增加国内需求供给成为最直接的调控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今年前9个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18131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84个,项目投资超过所有项目投资的一半,达到9906亿元。
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近期批复的6个交通基建项目,包括5个公路项目和1个航道整治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为676.36亿元。
推进“宽信用”
超万亿投资规模的项目审批落地,钱从哪里来就是接踵而来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