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有煤企集体陷落背后的原因
山西国有煤企集体陷落背后的原因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众所周知山西是能源大省,其煤炭产量几乎占据国内的半壁江山,然而煤炭大省如今却面临困境,山西境内七大国有煤炭企业均陷入亏损的境地,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山西煤炭圈七大国有煤企集体陷落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2008年,针对山西省内煤炭工业“多、小、散、低”的发展格局,山西省计划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的契机,以政府为主导,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来运作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重组。2009年3月,这一计划被付诸实施。
主要整合方式为,主体企业与被兼并重组整合企业均要经共同确认的有资质单位对资源和所有矿井资产进行评估,双方通过企业并购、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形式在当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企业性质均为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企业控股不小于51%,被整合块段所有矿井的股份最高49%,经营方式采取主体企业控股经营,市场化运作。
其中,被选中为煤炭资源整合主体的企业则主要为山西省内七个与煤炭相关的国有企业。七大整合主体包括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阳泉煤业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五大省属煤企,同时还允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也作为主体,与上述五大煤企一起兼并重组整合地方中小煤矿,建立煤源基地。
报道称,尽管七大资源整合主体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仍处于增长状态,但在净利润方面,七大煤炭企业却集体沦陷,甚至陷入巨额亏损,其中山西煤运和同煤集团亏损尤为严重。原本想趁金融危机以低价拿资源的七大主体却在刚完成整合之时就陷入困境。国内煤炭价格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下降,2012年5月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煤炭市场萧条的形势延续至今。
原因探析:整体大环境不好是主要原因
报道称,整体大环境不好是导致煤炭企业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资源整合中背上的沉重包袱也加速了七大煤炭资源整合主体的“衰落”。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山西省正处于兼并重组煤矿建设和以煤为基产业多元发展的集中期,因此各单位的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票据等融资金额大幅增加。由于企业融资的大幅增加,也导致财务费用急剧增加。
一位煤炭企业人士表示,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各大煤炭企业需要向各地政府缴纳的资源整合保证金,很多至今无法收回,也无法用于抵减资源价款;这些公司还承担了非煤项目投资、绿化、扶贫等社会责任,整合主体“包袱”沉重。
港富集团黑色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志斌表示,山西煤炭资源已经整合结束两年多了,但整合好的煤炭主体企业都觉得压力巨大,背上了巨大的包袱,很不好过,特别是在煤炭市场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企业想转型发展都难。
事实上,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整合一直是在争议中前行。反对者认为,山西在“以安全的名义”驱逐民营经济,煤炭资源兼并重组是改革倒退的标志性事件,也为山西经济失衡带来严重的“体制赤字”。
然而随着山西省政府相继发布2008年23号文《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和2009年10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及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加速启动。而这场强力推进的煤炭资源兼并重组也引发了“国进民退”的大讨论,甚至这场争论现在仍未结束。
根据当初的想法,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山西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500座调整为1000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且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不过,直到2012年3月,山西才宣布煤炭资源整合结束。通过三年时间,山西全省矿井个数由 2598 处减少到 1053 处,办矿主体由2200 多个减少到 130 多个;形成了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为2∶3∶5的多元办矿格局,资源回收率也由平均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