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强改革”:落实减税还须改革政府

2014-09-20 09:23:00

 

来源:互联网

“强改革”:落实减税还须改革政府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系列经济数据,诸多重要数据不尽如人意,引发很大震动,中国经济下行趋势越发明显,救市对策纷至沓来。

最响的声音是要求“降准降息”,央行开闸放水,其实质无非要求国家从“弱刺激”加大力度,转为“强刺激”,理由是实体经济压力太大,需要增加资金供应,降低利率,为企业减负,通过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恢复增长。

无论“降准降息”的主张是否有理,能否收效,有一点在外人看来颇具喜剧感。中国经济增速至今仍居各大经济体首位,7.5%左右的GDP增长率让全世界羡慕,光看数字,有何可担心的?其实,真正的担心不在增长率本身,也不在GDP增速同就业的关系,而在于增速背后的债务包括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尤其是有购房按揭贷款的家庭债务。

仅从消灭债务的角度来说,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货币放水,通过通货膨胀引发货币贬值,进而稀释债务。国内许多专家批评美国滥印美元时采用的就是这一逻辑。同时,通过增加货币,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抬高资产价格,改善经营状况,确实不失为一剂效果明显的“强心针”。

问题在于整个思路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不过是“四万亿”的翻版,在当今中国经济仍处于“消化四万亿后遗症”阶段的情况下,重复“四万亿”的做法只能称为“饮鸩止渴”。岂不知时过境迁,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故技重演将带来难以承受的综合成本:当年社会各界对“四万亿”一片叫好,只有零星反对,现如今除了个别经济学家,国人还会有多少认同?当年资金泛滥尚可刺激基建和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但也因此造成今天普遍产能过剩,再加以刺激,岂不会让过剩状态更趋严重?当年为解决就业多印货币,国民忍受了国家额外的“铸币税”,如今拿什么理由说服国民接受“强刺激”必定带来的财富缩水?改革以来,公平普遍缺失主要通过经济发展的效率而得到辩护,现在发展势头下降几成定局,再要无视公平做大规模财富转移,又可以拿什么来辩护?

所以,与其央行开闸,将巨额资金引向政府控制的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产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不如让真正代表经济活力的民企尤其是小微企业,活跃起来,发展壮大。事实上,这确实已经成为国家的选择。近几个月来,国务院几次“定向降准”,目标相当明确,就是希望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

遗憾的是,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并没有从“定向操作”中得力多少,社会资金成本依然昂贵,中小企业破产势头没有明显扭转。在此情况下,不但必须改变政策救市的原来路径,更必须改变依赖政策救市本身,而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交给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才是李克强所说的“强改革”而舍“强刺激”的真正含义,而当下中国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内容,那就是给企业减税减负。

减税不但意味着企业经营压力当下可以减轻,盈利增加,偿债能力增强,既可以有余力扩大有市场需求的产能,也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还可以应对工资上涨的趋势,并通过提高职工待遇,增加用工人数,间接拉动消费,还有助于改善劳资关系,调解社会矛盾。可以说在当下中国,减税已经成为破解经济和社会诸多难题的一个“牛鼻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理解,9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了6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政策,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减税。

国务院此举得到相关数据的有力支撑:虽然上半年GDP增速下降到7.4%,但就业人数新增加了737万人,同比增长12万人。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的热潮及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对GDP指标下滑的承受力,相比“强刺激”,减税更能带来直接而有效的“救市”作用。

然而,国务院的减税决策能否最后产生预期的效果,除了政策自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取决于政策能否得到各地各部门的严格执行。如果地方政府基于债务沉重,财政收入下降的压力,对中央减税政策阳奉阴违,不但不见少征税收,还通过诸如“激活免征条款”、催缴历年欠税、超前征收,甚至用罚款补足减税的损失,那到最后减税新政又将无疾而终,中国经济也将难免进一步下滑。

到这里,一切都变得十分清楚,如果不能管住各级政府伸向企业的手,不能切实完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不能限制行政权力本身,无论减税政策如何解渴,企业都只能“望梅止渴”。因此,要中国经济别“饮鸩止渴”,要避免中小企业“望梅止渴”,都需要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改革,这就是所谓“强改革”的真正指向:“强改革”者改革政府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