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社保基金投资失败”的幕后真相

2014-07-08 11:43:00

 

来源:互联网

“社保基金投资失败”的幕后真相

【中国经营网注】“投资就像选篮子来装鸡蛋。总有篮子会被打翻,而又无法事先知道哪些篮子会翻倒,所以只能把鸡蛋分散放在多个篮子中。事后,只要大多数鸡蛋得到了保全,并在整体上取得了不错的回报,那就是成功的投资行为。换言之,投资不能只盯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而需要以整体结果来进行评价。”世界银行顾问、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说。

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审计署发布2014年第20号公告,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全国社保基金会”)在管理运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媒体将公告提到的问题数额相加,得出“社保基金会损失175亿元”的结论。一时间,“社保基金投资失败”的议论涌现,不少网民认为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审计署公告发布后,又有媒体声称“逾2.7万亿养老金躺在账户里,负利率侵蚀社保基金超百亿”。这引发网民吐槽:“一年就损失这么多,将来账户里还能剩下多少钱?”

可以这样解读审计公告吗?围绕社保基金存在哪些疑问?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发现,个别媒体、公众解读审计报告并不准确,也存在将两个不同的社保基金混为一谈的情况。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失败了吗?

【回应】去年投资收益率为6.2%。媒体不应过度放大某一方面的亏损,而不提整体收益状况

审计署公告指出全国社保基金会4处亏损:从2010年到2013年这4年中,自营指数化投资组合亏损共计69.53亿元;2013年底,未按规定对6只禁售期满的转持股票计提准备,因而少确认了减值损失103.02亿元;在2013年因为未能及时将港币结汇成人民币,因港币贬值损失了约0.93亿元;在与其他机构办理协议存款时少收了1.69亿元的利息。这四项加起来总计约175亿元。这个数字在被各方引用后,变成了对社保基金会投资能力的大范围质疑。

世界银行顾问、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评价说,“稍有投资常识的人,都会对社保投资失败的说法不以为然。175亿元并不是社保基金会整体经营绩效的准确度量。2013年社保基金会投资收益率为6.2%。这一数字虽然低于社保前几年8%以上的平均回报率,但比同时期上证综指的涨幅超出很多。”

事实上,全国社保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收益相对稳定。据全国社保基金会今年6月30日发布的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度基金投资收益685.87亿元,基金投资收益率6.2%;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投资收益额4187.3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3%。

“全国社保基金的盈利表现很抢眼。”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告诉记者,“媒体在报道中不应过度放大某一方面的亏损,而不提整体的收益状况,否则会让不了解金融市场的普通公众产生恐慌心理。”

针对指数化投资亏损的说法,王松奇说,指数化投资与大盘指数关系密切,大盘涨则赚,大盘跌则赔。2010年到2013年自营指数化投资出现亏损,主要与近年来中国股市不景气有关。

徐高表示,从分散投资角度看,全国社保基金会需在其投资组合中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权重。如果仅仅因为股市短期表现不好就大幅降低其比重,那就把一个长期机构投资者变成了追涨杀跌的散户,反而不利于投资回报率的取得。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全国社保基金会以稳健型投资为主,绝大部分资产投放到风险较小的领域中,但由于是组合式投资,也难免会有一小部分资产会投放到风险较大、但收益可能相对较高的领域中。

审计署在公告中建议逐步采取委托投资的方式进行指数化投资。对此,王松奇评价说,用委托投资的方式进行指数化投资,也不能保证“稳赚不赔”,还是要看大盘的“脸色”。

“对大型机构投资者而言,选择自营还是委托有时很矛盾,”郭田勇说,“投资市场越来越细化,让专业人士做投资管理是趋势,但目前中国的委托投资市场发育得不够成熟,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情形,另外,大型机构投资者也需要通过自营投资锻炼队伍,培养投资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郝旭光说,委托投资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比自营投资高,由专业化投资机构管理资产,效率也会更高。当然,是委托投资好,还是自营投资好,最终是要结合管理成本与投资收益作权衡。

徐高认为,全国社保基金会在2013年因为港币贬值而损失了9000多万元,这一点也值得商榷。今年年初至今,港币兑人民币已经升值接近1%。“这次,社保基金会是不是又要因为结汇太快,从而未能获取港币升值收益而再受批评呢?显然,面对快速变化的资本市场,以单一投资行为的短期表现来做评价是不公允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