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观点 >

中国“师傅”新加坡公积金制度面临大考

2014-06-28 10:58: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师傅”新加坡公积金制度面临大考


“还我们公积金!”这是6月7日新加坡芳林公园集会上著名博客作者鄞义林发出的声音。他5月15日发布的博客,引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其的诉讼。当日博文已删除,但鄞义林仍面临赔偿诉求。不仅如此,鄞义林还被东家陈笃生医院解雇。为了应诉,鄞义林发起的募款呼吁,得到社会积极回应,芳林集会有2000人左右参加。新加坡一直引以为豪的公积金制度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蓦然间公积金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始于英国殖民地时期(1955年)。新加坡建国后继承了这一制度并不断扩大公积金适用范围,对新加坡人民生活已产生广泛影响。住房、医疗、养老等等,无一不与此相关。

总体上看,新加坡公积金制度运行业绩突出,也因此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学习的榜样。目前,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新加坡政府的评级仍是最高等级的3A,公积金运行尚未出现危机。

可是,如今的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从目前来看,挑战还不致命,公积金制度运行正常。但挑战不能小觑,因为社会对公积金制度定位有不同声音,对公积金的回报率、投资运作方式、透明度等都有了新要求。公积金是个人强制储蓄的产物,国家充当国人的保姆,是否还有必要?公积金制度已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公积金不能应对上涨的生活成本

公积金引起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7月1日起,新加坡将55岁时的公积金最低存款从原来的14.8万元(新币,下同)调高至15.5万元。如果到时存款余额达不到要求,那么公积金还能支取吗?公积金是自己的钱,为什么支取还要设定那么多的前提条件?钱是自己的却没有自由支配权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已涉及个人与国家的权利界限难题。

关于最低存款的提高,实际上已有相关配套政策,如新加坡政府提出建国一代配套补助,再如临界年龄段人群申请补助等等。新加坡政府就社会各界的疑问,作了回应。沟通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公众疑惑。但是,公积金能否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才是关键。物价上涨,收益率可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

新加坡公积金回报率为2.5%~4%,这个回报率在物价涨幅较快的背景中,不能对人们的生活提供有效的帮助。过去,新加坡公积金回报率曾高达6.5%,但回报率于1999年下调。这一做法的合理性何在,至今没有定论。

而说到公积金投资,中央公积金到底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政府所说的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家特别国债,决策又是怎么作出的?如果相关的国债资金用于投资政府公司,那么这能不能算公积金直接投资公司?这些问题也没有清晰的答案。

鄞义林认为,公积金投资的收益率是6.5%,但公积金账户最终只是得到2.5%~4%的收益。公积金投资收益是否应全部归属于个人,仍有争议。

在市场中,贷款人得到利息收入,按照市场规则,不能额外要求报偿。这一点,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心知肚明。债权人不会存有得到超过约定回报收益的痴心妄想。可是,公积金投资无法与市场活动相提并论。公积金缴存一开始就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一种强制性行为。既然公积金是强制储蓄,那么回报率的确定就不是市场行为。公积金回报率到底应该多高?只要公积金存在,对这一点的争论就很难消除。

强制储蓄是唯一选择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