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斌:消费分级催生多样性商业模式
曾斌:消费分级催生多样性商业模式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把未来的北京分成三个高度隔离的空间,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觉得,幸亏这只是幻想,在他看来,“北京未必在折叠,而是北京所代表的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分级。”
在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曾斌分享了题为“消费分级时代的企业新物种”的演讲,他认为,用户需求理性化、个性化,以及信息获取的分级化已然催生了不同的消费阶层和群体,满足消费分级需要多样性的商业模式,但目前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固化,并未针对用户的需求分化进行更替和进化。
消费分级决定商业模式
很多人把消费分级单纯归因到收入水平的差异,但曾斌并不认同,他认为收入水平的区别一直存在,现在的消费分级现象背后还有更多原因。
首先,用户消费更趋于理性化。轰炸式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正在递减。
其次,用户需求个性化。很多的曾经消费巨头企业对行业的控制能力正在逐步减弱,大量的小品类、小众品牌开始占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在购物渠道选择上,有的人期待体验,有的人追求效率,有的人在乎品牌,导致大百货式的集合体也逐渐式微,各种个性化满足用户需求的零售业态和模式正在涌现。
最后,信息获取的分级化。以前大家看到的是同样的电视节目,同样的报纸,甚至同样的新闻网站。而现在,由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个性化,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不一样。曾斌认为当信息的获取发生了很大分级的时候,往往在一个消费者的周围就产生了一种类似“信息茧”的东西,这个“茧”可能会把一部分人包在里面,他们可能获取不到别的信息。
正是因为上述多方面原因带来的消费分级,近几年源源不断地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比如,在一二线城市,有人需要企业帮他做完商品的精选,希望一站式购齐,希望下单之后半小时或一小时送到家中,所以出现了每日优鲜。有些办公室的白领们不想下楼,想在办公区内买到方便优质的下午茶,所以每日优鲜又做了无人零售便利购。也有人希望能够带家人出去逛一逛,去体验一下,所以很多像永辉的超级物种的模式也出现了。
“八爪鱼”式的商业模式最具进化力
在互联网风潮中,很多商业模式和企业都是很快兴起,但是又很快消亡,往往只有一两个企业能够胜出,且最终成为该细分领域的巨头。
曾斌认为,在商业模式多样性的背后,其实是核心能力的一致性。每日优鲜作为最早提出“生鲜1小时送达”的企业,曾引来众多商家的模仿,经过几轮的竞争和淘汰,稳定了今天的行业地位。2017年,无人货架一度成为了资本和零售行业的宠儿,每日优鲜进入无人货架领域的时间并不算最早,但最终,在诸多无人货架品牌“体力不支”选择退出后,每日优鲜便利购占据了该领域5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玩家。
追其原因,曾斌认为是每日优鲜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包括对生鲜类非标品的运营能力、即时冷链物流交付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基于核心能力在前端的多元化布局才有更大机会做成。此外,在建立起核心能力的前提下,还要时刻保持自我进化的能力,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已有商业模式和孵化新的商业模式,否则也会慢慢失去活力。
在曾斌看来,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只是触达用户的多样化,而在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方面其实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用户需要品质越来越好的商品,希望能够越来越快地得到商品,希望能有越来越好的选择。而这些考验的依旧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这种核心能力做好,那就有可能满足更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在今年,每日优鲜又尝试社交电商,通过每日一淘更好地触达三四级的用户。此外,每日优鲜也在持续研发更多新的模式出来,也就是曾斌说的基于核心能力去满足用户消费分级后的不同需求。
曾斌认为,在未来,可能会有一种商业模式叫作“八爪鱼模式”,它的头上会长出非常多的触角,这些触角会非常灵活地深入到不同层级的用户中去,非常快地响应用户将来的需求变化。同时,通过头部功能的支持,也能更好地为这些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未来的发展,曾斌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一线城市之中,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同需求让每日优鲜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也为每日优鲜进军二三线城市打下了基础。在未来,每日优鲜仍旧会依据北上广的成功经验,逐步向更广泛的城市和地区进军,“仓储和冷链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和非常大的优化空间,但基于每日优鲜有效的创新和优化机制,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曾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