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暴利”时代 汽车经销商迎“生存大考”
告别“暴利”时代 汽车经销商迎“生存大考”
本报实习记者 李梦琪 记者 刘媛媛 上海报道
产业周期调整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汽车经销商们压力空前。
“为了完成每个月的任务指标,就算是倒贴钱也要卖,否则就拿不到年底的返利。即使完成了销量任务,还有各种流程、服务、售后等审计考核,一环扣一环,压得你喘不过气……”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田雨(化名)言语中透出无奈,作为某大型经销商集团旗下豪华品牌销售负责人,其不仅承受着来自主机厂的压力,同时还要完成集团的各项考核,直言“操碎了心”。
另一名奇瑞4S店销售经理韩庆(化名)则向记者表示,由于正值淡季和高温时节,库存车成了店内的“包袱”,正在折扣“甩卖”。“卖一辆亏一辆,也就等9月新车来了才能赚一点。”
田雨和韩庆的困境并非个例,他们和众多从业者共同构成了当下汽车行业发展的缩影。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8万家,其中退网4S店数量达到1019家。
另从经销商库存系数来看,今年7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达到1.91,同比上升9.4%,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在下半年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希望各大主机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销量目标。
销量阵痛
作为中国庞大汽车经销商网络的个体之一,每家汽车经销商都在承受产业周期转型的阵痛。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产销量持续处于下滑通道。2020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
行业大趋势下,没有人能躲过落在自己头上的销量大山,不管是大型经销商集团还是二级经销商。
大型经销商集团方面,中国正通汽车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通汽车”,01728.HK)不久前发生的财务暴雷事件,就揭开了汽车经销商行业发展艰难的一角。公司财务报告显示,2019年正通汽车利润同比2018年下滑了15%,且负债规模达到了258.19亿元。
“正通资金链断裂说白了跟企业的运营监管审计有关,是对财务风险管控不严导致的。” 田雨告诉记者,经销商卖车的流程大致为,银行把车款打给厂商后,厂商将车辆运至经销商门店,但是车辆的合格证依旧押在银行,直到与客户签订合同收到车款转至银行后,银行才会把车辆相关证件给到经销商,从而给客户办理手续。而正通汽车目前的情况相当于在银行押了十几辆车,新客户即使付了钱也难以短时间内提到车,什么时候能提车取决于后面的客户什么时候来付钱,造成了恶性循环。
大型经销商集团尚且如此,二级经销商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老百姓没有更多余的钱买车,汽贸本身就是靠低价走量的,现在更难了。”张凡(化名)是一名汽车二级经销商,从事汽贸行业的他没有4S店那样的库存压力,只需要缴纳保证金在店内摆放展车。即便如此,他也感受到大环境下的“寒潮”。“曾经的同行们已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这一行业,深刻体会到了行业之难。”
盈利走低
与日俱降的销量,不降反升的成本,让经销商们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显示,相比2019年,2020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面略微下降至38.3%;平均毛利率负值凸显,为-3.5%,似乎陷入了“销售即亏损”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