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55亿元项目签约一年无实际进展 绿驰汽车九江生产基地停滞 苦等融资“续命”?
投资超55亿元项目签约一年无实际进展 绿驰汽车九江生产基地停滞 苦等融资“续命”?
渣土车往来穿梭,将黄土倾倒于低洼水塘之上,尘土随风飘散。在江西省九江经开区城西港区永新河以东、淦水路以西、春江路以南、忠字河以北围合而成的区域,是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绿驰汽车”)斥资55亿余元打造的九江智能生产基地所在地。
作为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绿驰汽车首个自建基地,绿驰汽车很少对外透露项目的具体进展信息。《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场地填方及平整是该项目自2018年6月22日签约落户九江一年多来,取得的为数不多的进展之一。
资金正成为决定绿驰汽车九江智能生产基地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所在。“目前的进展确实比预期放缓了很多,主要还是受企业融资和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商务局一位全程参与绿驰汽车招商引资工作的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和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改变,是我们没法把控的。
绿驰汽车在九江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江西绿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绿驰”)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对项目前景并不乐观。其告诉记者,项目最后能不能建起来还是未知数,这个还要看当地政府配套资金和集团的融资投入情况,本来计划今年开工,但现在还没有进展,“主要还是资金的问题,有钱就好办了”。
纸上画饼
作为江西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绿驰九江生产基地预计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值340亿元,年税收13亿元。这是2018年绿驰汽车与九江经开区签约时,公司原总裁王向银向当地描绘的规划蓝图。
如今,王向银已从绿驰汽车离职,接棒掌舵的是绿驰汽车联合创始人、“二把手”任亚辉。任亚辉日前在接受江西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绿驰汽车九江智能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展开,其他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土地平衡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环评、安评、能评等手续已经办理完成。
为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记者辗转在九江经开区城西港区港城大道与淦水路交叉口找到了项目选址所在地。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还处在土地平整阶段,不时有渣土车穿梭其中,部分低洼湖塘被黄土覆盖,但项目周边没有任何与绿驰汽车相关的公示信息。
2018年9月12日,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对外发布的绿驰汽车纯电动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环评第一次公示显示,项目占地面积约1067.38亩(约合71.16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构件车间、电池PACK车间,及厂区公用动力站房、办公楼、食堂等生产和办公配套设施;产品方案为年产20万套车身和20万台套电池包,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厂房按总体工程一次规划和建设,各工艺及公用生产设备按一期年产10万套车身和10万台套电池包生产线,第二期扩建至年产20万套车身和20万台套电池包生产线。
绿驰汽车向外界描绘的宏伟规划蓝图还停留在纸面上。项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土地平整项目共由三个标段组成,绿驰汽车九江基地位于一标段,现在只是开展前期工作,还没正式开工。
记者查询九开建招字【2018】101号招标信息了解到,绿驰汽车等5个项目用地填方工程共占地35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土方填筑约600万立方米的场地填方及平整,工程投资约1.5亿元。其中,绿驰汽车所在的一标段填方约205万立方米,工程投资约4600万元。
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商务局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绿驰汽车九江基地项目现在还在进行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土地还没摘牌。作为招商部门,在项目前期接洽、签约到当地公司注册结束后,已经移交到城西港区管理局,由项目服务处具体负责下一阶段的工作对接。
对于项目建设进度等问题,九江经开区城西港区管理局办公室负责人曾振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以“不具体负责项目跟踪,不掌握具体情况”为由未做回应。记者多次致电该局工程管理处、项目服务处等相关负责人也未获具体回应。
按绿驰汽车最初规划,公司在2019年将实现10万产能,其中中部基地(即九江基地)5万产能、联合制造5万产能。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这已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纸上蓝图。
融资落空
根据绿驰汽车制造板块战略规划,将由新建智能工厂和联合制造两部分组成,其中新建智能工厂包括“3+1”全球布局,规划建设中国东部、中部、北部3个智能制造基地和意大利超级跑车定制中心,2023年实现45万产能。
据了解,为推进九江基地建设,绿驰汽车在九江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西绿驰。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江西绿驰正式核准成立于今年4月23日,法定代表人为任亚辉,原东风裕隆执行副总经理刘忠厚担任总经理及监事。
江西绿驰办公室位于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办公楼斜对面一家酒店楼上,该处办公地点并无明显绿驰标志,记者在九江经开区工作人员指引下才最终找到。在办公室,江西绿驰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只有三名留守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和政府部门对接前期工作。
该工作人员由公司从上海总部委派到九江,参与了项目签约以来的全过程。据其介绍,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王向银离职后,任亚辉刚接任CEO不久,现在处于领导层调整阶段,要等新领导班子确定新思路,九江基地能不能继续推进还存在不确定性。
作为留守员工,该名工作人员对九江基地建设前景并没有那么乐观。“本来计划今年开工,但现在还没有进展,能不能建起来还是未知数。”其向记者表示,这个还要看当地政府配套资金和集团的融资投入情况,“主要还是资金的问题,有钱就好办了”。
另一方面,绿驰汽车此前还陷入了拖欠员工工资、高层震荡的舆论旋涡中。绿驰汽车品牌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前段时间一直拖欠、停发工资,再加上一些自身原因就请长假回老家了,虽然工资现在已经发放,但至今还没到公司上班。绿驰汽车原副总裁梁啸也表示,其早已从公司辞职。
融资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命门”所在。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多次公开表示,造车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
记者梳理发现,绿驰汽车在2016年创立及与九江签约以来,曾制定了明确的融资路线图。江西绿驰九江工作人员提供的内部资料显示,绿驰汽车首轮融资均来自自有资金投入,但并没有透露具体融资规模;根据计划,公司在2018年将完成B轮融资20亿~30亿元,支持中部制造基地(即九江基地)建设启动,同时搭建红筹股权架构,引入2~3家战略投资者;2019年将完成C轮融资目标60亿~80亿元,产品量产上市,同时引入3~5家战略投资者,启动其他基地建设。此后公司将启动上市辅导,最终实现在2021~2022年完成上市的目标。
“我们甚至不排除未来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2018年6月,任亚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上市辅导,上市目的地是中国香港或者是美国的纳斯达克。
“目前的进展确实比预期放缓了很多,主要还是受企业融资和政策环境影响。”九江经开区管委会商务局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建生产基地建设肯定需要资金支持,另外就是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资金和牌照也是造车新势力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任亚辉表示,绿驰汽车的资质是分步走的,首选仍是自建工厂、自主申报。尽管国家收紧了汽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审核,但我们仍然没有放弃这条路,“我们在与具有政府背景的江西省联合产业基金商谈合作,首批20亿元已经在路上,还有30亿元的战略资本引进也在走流程。”
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投资热度减退,绿驰汽车面临的融资环境更加严峻。启信宝数据显示,绿驰汽车融资信息为“无”。这也意味着,成立三年的绿驰汽车至今未能实现外部融资。
对于九江基地建设情况和融资进展等问题,记者向绿驰汽车品牌总监梁世奇提出采访请求并向公司邮箱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获进一步回复。